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15-12-22 15:24 编辑
教学生制作植物标本,对我来说是个考验。不是制作的过程多麻烦,而是允许他们自由采摘,导致考验随之而来。在贴标签进行双名法标注时,有些本地俗称对不上号没法定科属,例如清明花、茄瓣花,有些植株我甚至连俗称都不知道。这真是新鲜也刺激的事情,我得跟学生们携手绞尽脑汁想方设法,才能把标签写好、粘贴好——不排除最初想当然给贴好了,过几天发现不对劲,还得核查资料重新纠正过来。
那天下午,要求学生把前期处理好的植株带来,进行后期标本定型、制作时,问题又出现了:好几个学生采挖的是同一种植株,根、茎、叶、花、果实齐全,用作全株标本是最好的植株选择,可这种小溪边常见的小草本我居然又不认识。试探着问,你们知道它的俗名吗?有点像棉花草吧?有反对的,有支持的,电脑也没法子查,只好暂时留空在那里。
再后来,好巧不巧的,居然在教材对上号了。在讲述遗传与环境关系时,就是用这种植株举例的,内容是:一般环境条件的变化不易使基因型发生改变,表现型则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例如,水毛茛是一种水生植物,伸出水面的叶片呈偏平状,而长期浸没水中的叶片深裂成丝状。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