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6-5-10 07:28 编辑
外国名著,哥没少啃,一些名著前后啃了十多年,到三十多岁才基本看明白了。
哥是学中文的,在学校读了好多书,都是当做作业读的,还有的是做样子给同学看的,特别是给女同学看的。那时候学校寝室9点就熄灯,为了读名著 ,我们就在熄灯前跑到寝室外,在操场的灯下看书。看一夜,到早上早操的时候宿舍们开了再回去睡觉。后来学校看我们读书辛苦,特意在图书馆开辟一个专用“阅览室”,允许中午专业的学生读到12点。
一个中文系的学生,你要不捧一部《红与黑》、或者《安娜卡列尼娜》、《巴黎圣母院》啥滴,你都不好意思在夏天的晚上,就着操场的路灯看书。
包括《约翰·克利斯朵夫》,《飘》,包括狄更斯的一些作品,我一边看一边想,这就是名著?看不懂啊。
不知道好在哪里。就是硬着头皮去读。
好在学校的氛围好。大家都读书。也就跟着读下来了。
这可能就是上大学的好处之一。
一、外国名著之所以难读,我觉得有这么几点
1,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加上历史的隔阂,让我们很难从作品中找到共鸣。我们读的外国名著的写作时间都很早。比如这部《约翰·克利斯朵夫》,写于一百多年以前。这还不算早的,外国名著主要集中在几个时段,一个是十五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如莎士比亚的戏剧,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一个是十八世纪启蒙主义文学,狄德罗,伏尔泰,菲尔丁,迪福,歌德,席勒,还有就是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是我们最常见的,也是最丰富的,巴尔扎克、司汤达,福楼拜、莫泊桑、左拉、托尔斯泰,果戈里,契科夫,狄更斯,易普生、雨果,、罗曼罗兰,大、小仲马,湖畔三诗人、夏洛蒂三姐妹,......繁星满天,数不胜数。
如果对欧洲历史和人文背景缺少了解,就很难读懂这些名著。
2,还有个阅读习惯和文化底蕴的问题,如果我们读的外国名著比较少,往往不大习惯外国名著中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读起来很乏味。
我就是一边读一边产生这种质疑的:这就是名著袄?不服啊。
比如《巴黎圣母院》,前面20多页都在描写巴黎圣母院的建筑。既没有人物,和没有故事性。烦死了。
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名著所描绘的人物、事件的时代背景,社会形态,他们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进入他们的“心境”和“语境”,再读起来就好些
3,还有就是西方小说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大段大段的对白,我们也不很习惯。
读的多了,慢慢也就习惯了。。
4,还有另一个问题:见识的拓展和生活的积累。96年我在沈阳某医院住了两个多月,借到几部名著,都是以前读过但只读了“写的什么”,没读懂“为什么写”的。
其中一部《飘》,一个晚上通读一遍,读到天亮,豁然开朗。后来再去读《安娜卡列尼娜》,再读《双城记》,《悲惨世界》,越读越顺畅,那种感觉是说不出的爽。
我们初读名著,跟作者的生活背景,阅历,思想品性,距离太远了,当然如读天书。
我读过次数最多的长篇小说,一个是《红楼梦》,一个就是《悲惨世界》,各不下十遍。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积累多了之后渐渐就懂了。
5,或者可能是我太笨吧。不够聪明。我看有的同学当时就读懂了,还互相讨论。
或者他们也都是装的。
二,现在回头看,读外国名著也有些好的办法。
1,先挑好懂的读,别生硬的去肯大部头。
我感觉,外国的爱情小说比较好懂些。爱情故事嘛,古今中外都差不多,有点共鸣。
还有就是外国名著中的“通俗小说”也比较好懂,比如大仲马的小说,三个火枪手系列,又称“达达尼昂三部曲”,基督山伯爵啥的,很容易看懂。
我最早看进去的外国名著就是小仲马的《茶花女》和大仲马的《玛尔戈王后》。
2,如果一定要读大部头,那就一个办法,硬啃。
举个栗子:比如听音乐,外国歌剧,交响乐,真心听不懂,
但使劲听,反复听,听恶心了,吐吐接着听。
听十年,包你听懂了。
这跟读任何书、做任何事都是一个道理。
就是王国维说的三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读书肯定会有“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个过程。大部分人也就到这个境界,就放弃了。
九爷说什么书来着,读了不下二十遍。为什么?
喜欢是一个原因,感觉没读透,肯定是另一个原因。
而每一次重读,都有新感受,新发现,是读书最大的乐趣。
坚持,把这段“瓶颈期”熬过去,后面就大路朝天了。
3,还有个综合的办法,就是读一些关于名著的评论,鉴赏文章,帮助我们消化名著。
文学批评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桥梁。
比如名著出版时,都有“前言”、“后记”之类的,一般都是名家写的,或者翻译家介绍的。仔细读读这些东西,有助于我们了解作家、作品、时代背景,写作动机等。
结语:
张潮云: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不为功名,不为利禄,只为读书的乐趣。
此时读书,方得读书之真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