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25|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闲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6-5-25 16:3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我们仨》,读完后,一直想记点什么。能写什么呢,这位老人,我一无所知。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是一位妻子的思念,这是一位母亲的思念,这是一位老人对过去鲜活日子的思念。当三个人,只剩一个,就象满口的牙,经不起岁月磨枥,剩一只在唇间,它的孤独,它的突兀,那么触目。
  百度了作者杨绛,1911年生,现还在世。本书2003年7月出版,那时,老人己92岁高龄。


  这部书名,是女儿圆圆住院时写的,病总无情,她拟了十二章,写到五,人己远去。书的附录一,收集了女儿的手稿。那些歪曲的字迹,划去又添上的词语,真实记录了女儿心里的父母,还原了作者重病时对父母的眷恋与关怀。不是文字的哭诉,只是对父母生活细碎的叮嘱,比如提醒母亲做什么菜式,哪种面条好吃等等。真实的牵挂,不是高大全,只在那每餐每顿的一碗饭。

  女儿1997年去世,离60岁差几个月。

  老人生命里另一位重要人物,比女儿先来到她世界,比女儿后一年走的伴儿钱钟书。老人说:“那是一个梦,一个万里长梦”。在这个梦里,她随他一起去牛津旁听,一起去巴黎求学,一起去日内瓦代表中国政府发言。三年时间,由初到牛津的浅浅自卑,到巴黎日内瓦的独立身份,由笨手笨脚学打领带,到生孩子做饭弄家,这对新婚伉俪,尝着生活的苦,品着知识的甜。

  有使命感的人,活着不是为自己,是为国为家。1938年,他们放弃巴黎大学还有一年的奖学金,毅然回国。

  战争,现实乱过预想。夫妻分奔,流离失所,为一家饭碗,为共同的梦。八年后再重聚,钱发愿说:“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分离。”70年前的的誓言,读着它,我眼里满是泪水,写这句话的老人呢,她的心海,涌着什么样的浪?

  记得有人说,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有两位堪称优雅,一位是胡适,一位是钱钟书。在沦陷区,这位优雅的知识分子,在父亲和亲人眼里,是无志,没出息的,只好文章,生活无着。生活的窘迫带来自我贬抑。一次,有人送来一担西瓜,夫妻两认为绝不是送自己,让人送到楼上弟弟家去,结果别人说是送他的,又从楼上拿下来。女儿圆圆对着西瓜满眼佩服,“爸爸,这许多西瓜,都是你的!-我呢,是你的女儿”引得夫妻俩哈哈大笑,老人感慨道:“可怜的钟书,居然还有女儿为他自豪。”这心酸的童贞,纵时间流逝,象烙印,这么深这么深。

  解放后,在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着各自的事业,清贫着,快乐着。文革,亦是该去的去,该来的来。

  这场梦呵,留下那么多美好,也上演了沉痛的悲伤。知道女儿旧病复发,无以为治时,“我觉得我的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象一只饱含着热泪的眼睛。”老人的眼睛是干枯的,只会心上流泪。这位坚强的老人,随着女儿丈夫病情逐渐加深,她的心上,布满了血泡,千疮百孔的蜂巢,是她的心吧?

  岁月是慷慨的,给了他们六十多年相守的时光,又多么无情,让三个人的往事,一个人守。都说好梦留人醉,却道“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
  书里极少述及学术专业,也淡离各自大家,紧绕一家三口的聚散离合展开。全书主体分三部分,第一部:我们俩老了,简短一页;第二部:我们仨走散了,记录了孩子丈夫病中老人的所思所想;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回忆一起走过的日子,也是全文重点。

  书首页,有钱老手书诗信,含蓄的爱恋,直白的父爱,书信背面,是92岁老人笔录的钱于孩子2岁时作的小诗。字体清晰有力,显示老人健康的身体和年轻的情怀。后附附录有三,录一即为先提到的圆圆手稿;录二为三人平常留言小纸,有嫩稚的钱老所画菜谱,有摧人泪下的重病中孩子写给母亲的新年贺年卡;录三,收集着孩子给父亲的随心漫画。无论是首页知识文人的浪漫情怀,还有附录生活留言的温馨朴实,无不显示出这个知识分子家庭的相亲相爱,相走相携。愿这些真实的温暖,陪伴老人,一直,一直。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6-5-25 16:32 |只看该作者
发篇旧字,缅怀。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5-25 21:20 |只看该作者
听说过这本书,没看。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5-25 21:20 |只看该作者
杨绛,无须百度吧。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5-25 21:22 |只看该作者
有使命感的人,活着不是为自己,是为国为家。1938年,他们放弃巴黎大学还有一年的奖学金,毅然回国。
==============================================================
儒家知识分子,“士”的精神品质,心怀天下。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5-25 21:53 |只看该作者
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

钱锺书夫人杨绛先生去世 享年105岁。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5-25 22:21 |只看该作者
很多很多年前,买过一本《杨绛散文集》,是老师推荐的。
可怜的我,那时才第一次听到杨绛这个名字。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5-26 08:11 |只看该作者
沈眉珊 发表于 2016-5-25 22:21
很多很多年前,买过一本《杨绛散文集》,是老师推荐的。
可怜的我,那时才第一次听到杨绛这个名字。

 正常啊。钱锺书杨绛都很低调。
国人大多数从《我们仨》开始知道杨绛的。


央视《东方之子》栏目开播起就约钱锺书做嘉宾,都被拒绝了。央视找了好几个跟钱先生相熟的教授学者说情,后来那些帮着说情的都上节目了,钱先生仍然拒绝。直到去世。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5-27 16:47 |只看该作者

看书那会,我真是不太熟悉,孤陋gua闻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5-27 16:49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万场 发表于 2016-5-25 21:53
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

钱锺书夫人杨绛先生去世 享年105岁。

这个105岁是有什么讲究吗?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6-5-27 16:51 |只看该作者
沈眉珊 发表于 2016-5-25 22:21
很多很多年前,买过一本《杨绛散文集》,是老师推荐的。
可怜的我,那时才第一次听到杨绛这个名字。

我一直以为课本里那篇《荔枝蜜》是她写的,刚查是杨朔写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6-5-27 16:53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万场 发表于 2016-5-26 08:11
 正常啊。钱锺书杨绛都很低调。
国人大多数从《我们仨》开始知道杨绛的。

你真是百科全书,啥都知道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6-5-27 17:01 |只看该作者
轻言 发表于 2016-5-27 16:51
我一直以为课本里那篇《荔枝蜜》是她写的,刚查是杨朔写的

杨朔这个我倒是很清楚。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6-5-27 17:06 |只看该作者
沈眉珊 发表于 2016-5-27 17:01
杨朔这个我倒是很清楚。

眉珊来了,周未愉快,我得下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6-5-27 17:07 |只看该作者
轻言 发表于 2016-5-27 17:06
眉珊来了,周未愉快,我得下了:)

周末愉快!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6-5-28 20:5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刘大作家有个关于《我们仨》的文字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6-6-1 16:17 |只看该作者
轻言 发表于 2016-5-27 16:53
你真是百科全书,啥都知道

小盆友,儿童节快乐哦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6-6-2 11:41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6-1 16:17
小盆友,儿童节快乐哦

不是小朋友,是老朋友,也不对,新朋友,你的节也过得不错吧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6-6-2 15:32 |只看该作者
落花生 发表于 2016-5-28 20:50
刘大作家有个关于《我们仨》的文字

非常想学习,与刘作家联系不上啊,花生要不你让他发来或你转来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6-6-3 13:56 |只看该作者
轻言 发表于 2016-6-2 15:32
非常想学习,与刘作家联系不上啊,花生要不你让他发来或你转来

啊?!我也联系不了他,也找不到他的字,你直接问他啊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6-6-3 19:59 |只看该作者
买过先生两本书《洗澡》和《我们仨》,只读了前者,发个图纪念一下: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