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妖蛾子 于 2016-6-20 20:06 编辑
| 发表于 2016-6-19 23:11 |只看该作者 |
| [tr][td][/td][/tr]
--------------------------------------------------------------------------------------------------------------------------------------------
很有哲理。 有美好的开始,就要有圆满的结束。 这是一种追求完美的情结。
最后一哆嗦要哆嗦好。
这里的哆嗦一词,颇有戏剧小品的语言幽默艺术。 在表达一个关键点位的时候,用什么方式什么语气来阐述,收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戏剧小品的特点,就是短小、形象、活泼、且贴近大众的生活。 这儿的哆嗦一词,亦庄亦谐,看似随意,甚至是漫不经心,却蕴藏了诸多的故事。 戏剧小品,大都是靠台词来取胜来添彩的。
最后一哆嗦。 其实,结束的只是形式,接下来,往往意味着新的开始。 哆嗦还要继续。
说到哆嗦, 看到哆嗦一词的时候,你会联想到什么呢? 转呼啦圈? 蒙古舞的抖肩?
东北人好用嘚瑟。这个嘚瑟,感觉贬义的成分多些。, 哆嗦,猜测既有贬义的,又有不褒不贬的中性的。
曾经见过“巡视组来了就哆嗦、走了就嘚瑟”的句子,来形容那些双面官员。 这有点接近于贬义的平方了。
哆嗦的前提,首先是要脚踏实地。 甭管高的矮的不高不矮的,还是胖子瘦子不胖不瘦的,只要脚踩在地面上,表演的舞台是公平的,都可尽情的哆嗦。打眼望去,那也是一道多姿多彩的风景。不会有什么风险跟意外发生的。但如果要发坏故意去拐带前后或左右,打乱了队形,就要做好被批评指责的准备了。能惹就要能当,这是气度又是风度。同时,还要做好被围观者品评的准备。踏上了哆嗦的舞台,观众就是上帝。评析好与孬以及不好不孬,只能照单悉数全收。如若还想更上一层楼,从众人中脱颖而出,鹤立鸡群,甚至过一把指点江山的瘾,是需要有一定高度的。身高不够,增高鞋垫来凑,根本使不得。更别奢望蹬着梯子踩着高跷了。“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是薛宝钗赞美的柳絮。当然,这里所谓的高度,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海拔。
所以,哆嗦应有度。
哆嗦本不易,且哆且嗦且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