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学批评与当代诗歌
在当代谈文学批评,就很难绕过体制这个暧昧字眼,这是一个大环境,大到无法去忽视它的存在,尽管它正在影响着发生在中国文学界的现状,甚至与文学本身有着间接的、曲折的对抗。
请原谅我用“对抗”这个反动的词汇。
体制所提倡的主流文学价值观造与民间文学,形成了一个微妙的矛盾现象,既共存,同时又在优雅地交锋。所以,文学批评的价值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文学批评,这种与文学对应的共同体,在这样一个时代环境下,必将会以另一个面孔出现——社会公众的价值观在变革,就像是多米诺骨牌连锁反应一样,新的判断力与立场肯定也会发生变化。从概念来说,批评的在场必要并非单单指某一领域,它是针对一切创造性的艺术形式而言,具有普遍性。并且,恰恰是在文学创作中,这种非标签化的题材表现形式最难判断,也最具辩证的可能,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汉语大国,汉语文化博大精髓,其特殊语言符号内涵又与西方不同,它灵活多变,这就使得在批评的辩证两极(甚至多极)提供了更大的想象力空间。
在所有的文体类别中,诗歌这种体裁,作为一种极高的文学样式,因其创作门槛低,同时它又是一种追求自由抒怀的意义象征,以至于如何来判断它的价值往往因人而异,因众而异。更多的是一种熟读玩味、自见其趣的灵性体验。一个作品在不同的时期和环境下,在诗人和读者之间,也会出现不同的感受。所以,我认为包括诗人在内的读者群,它的一定是多极化的,但是于诗人而言,这样的多极认可或不认可果真是终极的文学追求么?或成为一种闭门造车式的聊以自慰?
我们不妨打个比方,如果将诗人比作行走的足,在鞋子缺席的情况下,那他肯定会选择好走的地方,避开那些难走的坑洼,他会挑平坦舒适的地面走,会进行选择性的闪避,这就是人的弱点,而那个鞋子的角色,就是批评。
在文学的创作当中,批评就是一种常态下的理性质疑。当批评主体面对作品的时候,可以自由地舒展自己的个性,将自身的独特感受、内心体验、个性气质融入到批评过程中去,只有充满个性化的批评才是真正的批评。
诗歌的感性的,批评是理性的,乍一看,仿佛这是一个拉锯式的游戏,二者存在都有它的属性。如今几乎有大半以上的诗人持这样看法,这不是耸人听闻。我认为这恰恰是导致当代诗歌作品泥沙俱下的主谋,诗人只顾追求“瞬间情绪”的完成,忽略了那种瞬间消失后的持续性和整体性、世界对立物的矛盾呈现,而这些被忽略的,则正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试想一下,如果创作一旦缺席批评,将会多么可怕?那会变成是一个没有指引,没有秉持,没有比较的真空环境,诗歌又何谈生命力?
我相信如要建立这种良性的批评机制肯定不会来自体制,在那个环境下,体制下的潜规则与奴颜媚骨的犬儒现象已经使文学失去了它的辩诉能力,我不想一竿子打死一片,但我已经对它不再抱有幻想。相反的,我认为这种批评机制一定会来自民间,它的完善必然会发生在诗人自己与各种群体的反复摩擦中——思想的交锋碰撞、自我反思中的坚持和摒弃,在多元的环境中不断摸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