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树昏鸦 于 2016-11-7 16:21 编辑
老宋的心事 老宋家的二小子三十出头了,还没有娶上媳妇。农村的孩子结婚早,到了这个岁数还成不了家,那打光棍十有八九怕是拴在腰上了。 说起来也不光老宋家的二小子,村里头跟他岁数差不多的小伙子,往少里说得有二十几个光着棍儿。屁股大的一个小村子,一下子冒出这么多小光棍儿,这在近些年来实在是少有的事情。早些年村里也有人娶不上媳妇,可那时候日子过得艰难,根红苗正的人家找个媳妇都难,何况那些打入另册的地富反坏右呢。现如今人们吃穿不愁,家家小日子过得滋滋润润,可娶个媳妇咋又这么难呢? “我知道早晚会有这么一天”,倒是村里的董二大伯一语道破了原委,“生个闺女像得块心病,生个小子像得个宝贝,吃饱了撑的都去做什么B超,这回都傻了吧,活该。”董二大伯早年在村里当过几年男妇女主任,专管村里的计划生育,常跟着乡里的干部们转街入户地劁娘儿们,为重男轻女的事没少跟村里人生气费吐沫,如今看着当年跟他耍圈调猴的人家为娶媳妇上愁,他心里多少有几分解气。 不过傻归傻,小子既然生下来了,又养成了大小伙子,总不能像骂街那样把他们再揣回去,不光不能,还得给他们找媳妇成个人家,不然当爹娘的怕是到死连眼睛都闭不上。这不,老宋这几年几乎就没干别的,光是四下里给儿子划拉媳妇了。 老宋的两个儿子上学不长出息,连哄带吓好歹念完了初中,不过哥两个倒还吃得下苦,种地之外靠打工挣些辛苦钱,日子过得倒也安稳。大小子找媳妇那几年,赶上姑娘们疲软,没费多大周折就把媳妇娶进了家门,虽说媳妇的模样有些一般,可穷不择妻,一个庄户人家,能把家做活生儿育女也就够了。轮到二小子找媳妇的时候,姑娘们一下子变得金贵起来,识文断字的农村妹子纷纷进城打工不再回头,细皮嫩肉精神利索的更是把眼光盯着城里上班的小伙子,剩下些矬粗短胖的柴禾妞也身价陡增,就连那些带着孩子的后婚儿活人妻,张嘴一提条件,也常能把人吓出一溜跟头。 老宋在村里算不上趁钱,可小日子过得也算殷实,一拉溜七大间新瓦房,院子里停着新买的三马、摩托车,囤里的粮食上尖冒流,估计三年两载吃不清。有了这些,再加上老实厚道的人缘,老宋本以为给儿子找个媳妇不会多难,哪知道老宋错念了黄历。媒人传回话来,说光有房子不行,还得有轿车,最好是家里办着厂子,唯独不能有贷款。这话让老宋不由地心头一惊,好一似冷水浇头怀里抱着冰。热心肠的媒人们一连说了七八家,情况各有不同,要求却差不了多少。也有通融一些的,房子之外没提车子厂子什么的,只是彩礼要得机巧,说是多了不要,但“万紫千红一点绿”是不能少的,老宋起初不解,经媒人点拨才知道“万紫”是万张五元小钞,“千红”是千张百元大钞,“一点绿”是翡翠戒指,老宋掰着手指头一算,就双手捧着脑袋蹲在地上了。 不过姑娘们似乎并不理解老宋的难处,媒人们几经周折,结果并不如意。巧嘴的媒人也曾对姑娘们晓以利弊,说眼光别都盯在钱上,要紧的是找个精神利索心眼好会疼人的小伙子,人家上边都说了,要以人文本呢。可人家姑娘并不认可,说人好能当饭吃?这年头还是实际点,找个有钱的主比你折腾一辈子都强,俺是宁在宝马车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得,还说什么呢。 当地找不上,老宋也想到了外地,当年他就是和村里的几个光棍搭伴,跑到四川找来的媳妇。话一出口,立马被老伴噎了回来:“你算毬吧,亏你想得出来,你以为当年呢,如今我们那地方比这还富呢,那个再肯把妹子嫁到你这里来哟。” 老宋思来想去,到底也没有想出什么好的办法来。事到如今他干脆把心一横,听天由命了,反正打光棍又不上税,即便是丢人现眼也不光他一家,赶上这年头了,有什么办法呢。此时他又想起董二大伯来,生二小子的时候,他本来已经有了一儿一女,悔不该当初不听董二大伯的话,愣是把二小子生了出来,到如今上愁嘬瘪子,真如董二大伯说的,活该。 然而老宋终是不能够释然,每当村里人家红红火火地娶媳妇,他心里总是翻江倒海地不是滋味。前些日子我回老家时见到他,发现他比一年前苍老了许多,精神也大不如前,一幅心事重重的样子。我劝他遇事多往开里想,事情早晚总会有个着落。他苦笑着摇摇头,说人这一辈子真是太难了。 我明白我的话对他来说没有多大用处,可这种事情我又实在帮不了他的忙,于是赶紧敷衍几句走开,任由他在那里可怜巴巴地想着自己的心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