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文君 于 2010-2-5 15:30 编辑
文/文君
一到正月,就盼着十五观花灯。这在川西坝子,早已经是传承千年的习俗了。
那时候还在高原工作。每到过春节,机关干部,市井小贩,一律休假赶回内地,如大雁南飞,雁儿逐春,我们逐年。
第一次观花灯,正值二十出头。寒假随了一闺中密友亚男前往遂宁她爹妈家过年。正好那地儿有一大帮同学。于是,从初一开始便东家走西家串,周边的名胜古迹,庙宇寺院,无不留下我们欢聚的身影。广德寺的银杏树下,灵泉寺旁的石狮子前,一群叱牙裂嘴装模作样的合影照片,此时还摆在我的案头。
一晃就到了正月十五,一早被小舅叫了起来,赶往广场才知道那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灯会。这元宵节灯会起于西汉,盛及唐朝,在川西坝子中心芙蓉锦官城形成成都灯会,已有一千八百年历史。大型的青羊宫的道灯、昭觉寺的佛灯、大慈寺的水灯都名著一时。周边县城乡镇虽没有如此庞大的阵容,但年年的观花灯,耍狮子,舞龙灯,踩高跷那是必不可少的节目。
身为川剧艺术团演员的小舅,理所当然地干起了舞狮子的活。因为是小舅带进场的,也就占了最佳地势,近距离地欣赏所有节目的表演过程。
起的太早,匆忙里也没吃什么东西,肚子饿的咕咕叫。亚男就拽了我满场子转,卖凉粉的、担担面的,烧饼锅盔一应俱全。我特喜欢吃豆腐脑,麻辣爽口不说,撒在里面的大头菜碎粒,一嚼,满口生香;还有油茶,配着小麻花扇子,那个美啊,现在想起来,还忍不住咽口水。
不一会小肚肚就吃的圆鼓鼓的了,便又一个劲儿地往人群里钻,眼睛四下里寻找小舅,看见小舅舞的正欢,就溜一边猜灯谜去了。
制作精巧的各色花灯大白天也亮着灯。拣了喜欢的抄在本上,有的猜出了结果,就扯下条幅前去兑奖。我和亚男比试着猜谜语,不一会儿双双都得了一大捧的小礼品,剪子啊,小刀啊,发卡,文具等等。小玩意琳琅满目,到也不希奇,只是猜中结果时很有点成就感。
临近黄昏,市里几个大单位的舞狮队陆续汇集过来,广场上万头攒动,龙灯狮子在人群里穿来插去的,火花四溅。引得人群像浪潮一般涌来涌去。惊叫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广场像是炸开了锅。亚男紧紧拽住我,随着人流涌来荡去,灯会盛况空前。
南宋诗人陆游在《丁酉上元》诗中曾这样描述:“突兀球场锦绣峰,游人仕女拥千重;鼓吹连天沸午门,灯山万炬动黄昏”。
那是一九八三年正月。时隔二十七年,我们从一个城市流浪到另一个城市,年年春节,年年乏味。再也没有经历过那般具有民俗特色的春节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经济越来越发达的城市里,具有如此浓烈气息的民间活动逐渐退隐,城市里除了一拨又一拨赶在假期外出旅游的,就是守在家中面对电视电脑发呆的。多了物质与精神的享受,却少了人情味和现场感,很多时候想起,总不免觉得失落。
我还是想说,民族的,民俗的东西,才是最具魅力的文化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