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任逍遥 于 2016-12-16 23:59 编辑
今晚刚才去参加颁奖典礼了,有点好玩,还有文艺演出,弦乐四重奏,魔术表演。省市体制内的文人大佬,悉数亮相,左一个文艺方针。右一个文化繁荣。 哥站在一个不起眼的阴暗角落里,叼只烟。看着这些人表演,哥从来是个文学边缘人,没有用真实姓名参加,哥从来不想在当地文化圈内混。这是哥第一次参加家乡组织的文学比赛。过去。从来都是兔子不吃窝边草。只参加外省或国家级征文比赛。
第一次参加,只随便发了一篇闲文。总算等到一个出人意料的结果。哥上了台。居然领了三个奖项,拿了奖金,心生一种莫名的触动,一篇风月闲文。居然能得到这样的结果,还是对这次征文的评委大佬作家们,心存敬意。这是由衷的。因哥知道人气评分占40%,哥根本没人气。
在这里,同时也要感谢破红袖倒闭了,哥这篇文章曾发过。没几人阅读过,自然没人偷到别的博克论坛,成全了哥的原创首发。 下面说说奖金如何使用, 月奖200元,入围奖500元,年度单项奖2000元。共计2700元 哥玩文学是爱好,玩音乐也是爱好,练健身也是爱好。哥用爱好养爱好。不过现在想想,也只有文学可以换银子,当然哥若放得下脸,去大街上拉琴也能换银子,目前还拉不下破文人的面子,没准将来会去。
明天去淘宝定购两套德国产绿美人镀金小提琴弦两套。一套650,共计1300,配在我的古董小提琴上面,我的天,那音色想想都醉了。 哥可以一天不出门, 小提琴才是哥不离不弃的情人。
明年哥还要去参加比赛,哥会写出一篇更有份量的作品去参加,针取拿年度总大奖5000元。哥早想通了,文学也是经济产品。
昆明市文联 2016年文学征文大赛 散文月度奖,年度入围奖,年度散文奖
天香台阁记
古昆明城南官渡镇。镇内有一青庐,先朝通志记载:浮屠。乃一大庙,遇难可呈祥。中有杂草,松柏,苔蒂,丹桂等科目树种,更有取经拜佛僧人,香客等,甚为热闹。
时过境迁,香火已断,唯有古镇牌枋,尚能经受日月风雨,已显摇坠之意,
而青庐似已不存。四面皆平地,楼房林立,庙宇已修葺如新,游者济济。
苏家村内,千户邻里,住户居多。闻有一书香世家。祖上几代进士高举。吾亦求居于内小数月,月底清帐,钞票壹佰又伍拾元,比之城中鬼魅酒巴喝花酒一回,小费牛刀。出门熟悉地理,方知陋室之外,均为小楼,小楼精致,瓦楞结构。万顷稻香,芳草碧沙,滇池如镜。蔓延二里有余,其势甚为壮观。初迁,尚不舒坦,室为顶层阁楼,久不居人,陈门旧柜之味尚重,不几日,便适之。遂安然,坐居其室,心也悠然,呷酒乘爽正当时,醉酒后,胸憋闷,遂起推窗,窗开,见彩蝶翩翩飞来,围窗缭绕。诈惊,陋室尚可引之?又闻,一股馥郁芬芳沁入心脾。甚怪,寻芬踪,觅芳源,竟无果,怪哉!
此香,黄昏之残阳至露生之子夜,香稷馨香久久不绝。真一夜馥郁梦,两昼精气爽。翌日,问询主家,香从何来?主家笑而不语。更生好奇,手棒书卷,恍惚游想,《聊斋》之情孤怨鬼救困潦倒书生艳事。想,本小生亦可谓玉树临风,潇洒倜傥,落拓不羁,天涯孤旅。况扔哪皆属白马王子型。倘有一狐女花精相伴,把酒言欢,揉墨熏香亦谓佳偶天成。
飘飘然,仰头大笑!忽见房梁上端悬天窗一道,经久未开,尘埃沾满,观窗外似有魅影婆娑起舞,顿生好奇。抬椅垫之,上梁开窗。刹那,灰尘扑面,光影倏忽,神光灿烂。一株硕大之树耸入眼帘,雄健虬劲,淡黄花萼坠满枝叶。黄烂烂,香郁郁,吾亦被繁枝雅花裹首,甚惊,甚喜。恍然大悟: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见蝶飞来!见树主干穿透老屋。香气沿干润下更浓郁。细察惊呼,主干即阁楼立柱,枝干竟伸入房檐,错落有致,融为一体。主家之人真好创意,浑然天生!奇妙如阁,楼中藏景。妙!妙!妙! 急换主家上楼观之,求解。问,此树何名?何以香而不艳,浓而不熏?正值春深芳尽之时何以花开?
主家笑答:此乃一棵老桂树,祖上进京归来经浙江金华携回种之已百年之久。稀绝品种,桂为三秋之王,此桂树却全年呈雄,花开不绝,天香飘散,若遇阴湿天,香气更胜。此树之花,花中藏叶,花中有花,花中藏景,形似台阁,故唤作“天香台阁”。
惊呼,天地竟有如此神异之树,如此雅致之名。楼中藏景已奇。花中藏景更绝,想吾一介布衣穷儒,但求天地间存一张安静书桌。竟得此机姻缘与之为伴。真不妄为爱书之人。
遂把此书屋美其名曰:“天香台阁”。信手涂抹几笔春蚓秋蛇贴于墙上,喜哉,乐哉。台阁虽小无以置冰箱,彩电,且书柜宽大,昔时院家祖上藏书颇多,有汗牛充栋之意。
有客叩门,汪汪然,有本家大狗起身迎之,喜。吾掇笔等客来。然,客惊呼,后退,遁逃。
吾在室内,方醒,不能忍,大笑,遂下楼,忽滑,即,一个杂技动作滚下楼去,扭筋扯皮,呲牙咧嘴。且忍迎之。 携客手,客手冰凉,似在颤,眉折弯弓,眼晕秋水。复登之,嘻戏不能言。唉!唯女子怕狗也,唯女子弱态可生娇。
喝闲茶,茶为“苦丁”云南特产,赤夏炎炎,味苦回甘,清热利尿。汤色清碧,嫩芽青翠。名曰:青山绿水。信手拈一簇鲜桂扔其中,翡翠斗田黄。饮之,温凉调合 ,神清气爽,香怡不绝。扶栏观主家小院,院落别致,三房二厢,院内有景,主人爱花,置花盆曰:君子兰,月季,山茶,香石竹。主人爱鸟,悬鸟笼,曰:画眉,晨鸣啼,昏蹦跳。独院有高墙,其地生苔,茎及细,家院更有一介老桂深藏中庭,随风舞,赏心悦目。
吾善交,客复出,友再来,复谈之。吾有此等小嗜。曰:客善谈,吾亦之,客拙,君复拙。
天香台阁内,白墙平栅甚温柔,洁净。客走人稀,寂静,易读书,夜,孤灯清影亦盎然。静思默想,仰头观星河,俯首码天地。日复一日。有烟有茶有花香伴之。
偶一日,兄进门曰:天香台阁,怪乎!
吾惊:怪从何来。兄笑而不答。吾沏茶,递之,求解。兄亦笑,喝茶,露喜色。
再问之答曰:天香台阁虽妙语,室书之地。弟是否另想醉卧花间尝尽香艳,读书求静,温柔之乡安能静否?书斋求雅,风流落拓可薄幸名?
吾不语。稍顿,复答之:否。兄亦惊,停茶,静观之。
吾沉呤片刻,方答曰:天香,天地之灵气。日月之华光,自然融炼。古往今来,书香,墨香皆逃不出人为附会,非自然尔。读书享生活,读书顺自然,读书陶愉悦,解道非刻薄。每有会意,欣然忘食,优雅之素质,人文之精神,升华之思想治事之利器。乃天香也!
“悬梁刺股”、“目不窥园”,腐朽顽固之读,非真勤奋也,为应考为功名,非点滴积累,香从何来?犹太人,涂有蜂蜜之书亲吻孩童,即形象生动记住书本之香甜,香从天上来!不通达人情世故之书,读来何用,岂会有香?更有极端之仙书,“仙人遥坐彩云间,手把芙蓉朝玉京。”拂掸一扬,织绮丽谎言,设酥骨陷阱,圆桎梏信仰,害三世三生。 台阁:舞台造型艺术也,观者所见,缩小于方桌大小之台。演者不可任意活动,甚难。然,方寸之间显大气,台阁之上尽风采!读书闻天香,书桌小琅環。叠成一处佳景。书写一方阁台。密不容芥,疏可跑马,文争竟爽,揽景更会心,领其真趣意,为静;性是水,情是波。人心不平则鸣 。书文之道,如演者表演,远离本我,神故有假。笔墨放松,为文从容,泼墨自如,叶冠茂密、俊美花姿。飘香溢芬,幽心沁人,乃雅。天香台阁—学识、境界、人情,浑然一体。
自古文人皆好色,吾亦好色。文人非圣人,文人非神人,《山海经》中“大禹问仙”早有注述。神人圣人住于天上理应嗜欲净绝,天上却开有淫女市。仙答,男女之欲天地化生之本,何处能绝,何时能免。何法可禁。开之则导,清者清,浊者浊。西王母大开神仙燕饮。龙肝凤髓,玉液琼浆,儿女生一大堆。既不绝嗜欲又多增嗜侈。问仙,何能断嗜欲,答:若要绝嗜欲需达到无色界,非想非非天中去。 呸,满纸荒唐言,却道出个人性真本。笑,神人,圣人,贩夫,走率,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一个得志,一个不得志,览物之情,岂得无异乎?自古文人多落地,流连花荫红粉之阁香,楚腰纤细之体香,乃人性存活之香。皆“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然,文人心中永存可遇不可求,可望不可及之香,“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伊人薄纱伫水,欲罢不能。乃企恋之香,乃滥觞之香!
然,文人历路蹬蹭,回首萧瑟却物性固难夺,心之伊人,幽居空谷,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菊,愈困愈放彩;心之伊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乃清操勃发之香。乃风骨雕刻之香,乃终结定格之香!语毕,起身推开天窗,馥郁之气尽弥,大观之象尽辉。客,大喜,爬上观之,大呼妙景,相视仰天长笑!客辞行,牵吾手,叹曰:天香台阁之书,倘读之,须一年功夫,倘求解,须十年勤勉:倘用之,则须青丝暮雪白了头。兄不才望弟珍重,遂告退。
至门口,复又嘱之,闭门,复读之。
自置天香台阁以来,断往来,关其门,勉其志,扬其雄劲。谋其高雅.........每每念及空灵,其深遂,其尺素之笔,微叹之余,极爱这弹丸之地。
室小且陋,竟也为吾之天地,有山,有水,有树,有花鸟鱼虫.......山川大河,尽襄括其中堂之上,细观之,山高,有峻峭,水秀,有鱼儿洄游。
堂屋悬挂方家所赠主家之妙语:无暇人品清如玉,为骨文章淡若水。
伏案之余,闻野村鸡鸣狗吠,人喊马嘶,情趣之外,又有夜虫蛙声为伴,好不得意。嘻,弹丸之地,浮屠人生,三教九流,杂事万千,耳闻目睹,皆成文章。芸芸众生,岂肯安生乎! 文章千古事,生花妙笔,岂能无所指,无所韵。文无庇疵,又焉能流芳千年耳?寻章摘句平常事,诗不够景来凑,戏不多人来添,话不说前人帮,雕梁画栋嫌不美,情窦末生敢煸情。意不言达风月满天飞。文言说白话以为解真知。噫,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文无定法”,各行其道,人道蝼蚁,人道屎溺,人道天地 。古训,“文成而法立”,何意?看山是山,看山非山,看山还是山。吾以为,此为天道,云里雾里看三次之道只适天才,然,天才有几,像吾这般庸人,能炼字、推敲、苦吟,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乃大幸。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只求不至枯燥陈腐,寻一个性精神,少替圣人鸣锣开道。乃大幸;为文而造情。偷梁换柱不至单调法陈,寻一创新,少些粉装太平,乃大幸。少些帮忙又帮闲;自恋自乐,寻一独立人文精神,乃大幸。所谓一些名人,大家,贤人,数十年后回首,野冢荒草,一堆败蒿。实虚名耳!
主家有阿小,聪慧顽劣,喜闹之,夜常拉吾入田间捉斗蟀。
主家有阿哥,豁达爽义,主家有阿姐,贤慧礼议,解人意;主家有阿妹,美丽恬静;主家有阿伯阿妈,常来照顾之。
台阁雅室虽小,天香尚能融人,临行之际,摘老树嫩枝扦插存活,现裁十余年,“天香台阁”枝繁叶茂,开花不绝。指弹间,春华倐忽一转夏,青青玉山飘云烟,近年已极少读书。喜做不用脑之事,如音乐,骑行,健身。偶能不辍秃笔,全存青葱一段嗜读光阴。闲时无聊。故作酸文,以示感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