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六星书房 诗词印象之羌管
查看: 3308|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词印象之羌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6-12-17 14:4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羌管,即羌笛,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簧管乐器,据传为秦汉古羌人发明,流传于四川羌族地区。羌管音色清脆高亢,带悲凉之感。或许正是因其发声凄切,故总与苦愁瓜葛。
    羌管是边塞少有的乐器之一,通常用来描写边塞之声,是边塞诗词中惯用的经典意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羌管声响,满目霜花,两个意象叠加,边关将士生活的艰苦不言而喻。“又黄昏,羌管孤城,吹起新愁”(赵以夫《扬州慢》),曾几何时,商业繁盛之都、人文荟萃之地——扬州,如今,也因宋金划淮而治的缘故,成了边关要塞。
    “羌管声中,叠恨传幽怨。”(赵师侠《蝶恋花》),由此可见,羌管并非边塞专用,很多词人也常用其来传达内心悠悠的情愫。元代王冕《梅花》诗中“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便是借了羌管这个独特的意象来表达自己失意落寞的心境。真个是“羌管一声催,碎琼瑶、纷纷似雨”(赵长卿《蓦山溪•玉妃整佩》),“羌管声声欲断肠”(张道洽《梅花》)啊。勿怪乎,周邦彦叹息“羌管无情。”(《玉烛新•溪源新腊後》),无名氏直呼“羌管休轻举。”(《点绛唇•昨夜寒梅》),“羌管不须吹”了(《梅花引•园林静》)。
    柳永的传世佳作《望海潮》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词中有句:“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即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此处的羌管,不见半点悲凉颜色,真真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画卷。却原来,羌管也并非只会吹奏边塞之曲和离愁别怨啊。
    惟愿,羌管声里再也无愁无怨,响彻之处皆是欢歌笑语。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6-12-17 21:33 |只看该作者
精致的小文,喜欢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12-17 22:19 |只看该作者
附议楼上。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12-17 22:19 |只看该作者
附议楼上。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12-18 11:11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12-18 11:11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12-19 22:17 |只看该作者
长见识了,赞!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12-21 11:52 |只看该作者
谢谢各位的鼓励,后面有时间再写其他,请各位指教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12-28 15:41 |只看该作者
长见识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