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庙内保存着大量的历代帝王碑刻,总计约有200余通。其中有一块特殊的石碑——“鸳鸯双束碑”,是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的一位皇帝和皇后双双封禅泰山而专门修建的。众所周知,只有帝王才具有封禅泰山的资格和权利,那么,这位和皇帝一起封禅泰山的皇后是谁?“鸳鸯双束碑”又有着一段怎样的故事呢? 再读鸳鸯双束碑
这通唐碑,题额为“岱岳观造像记”,原立于王母池西岱岳观老君堂殿前,1968年为保护部分珍贵泰山碑刻,将其埋入岱庙炳灵门外,1982年重见天日,1983年移立于岱庙碑廊,是泰山上现存最早的一通唐代碑刻。碑通高3.18米,宽1.05米,碑首浮雕殿庑顶式。碑身有两块相同的长条形方石合并而成,上下共同镶嵌于同一个碑座和碑首之间,故名“双束碑”;又因为双石并立,形似鸳鸯并栖,亦名“鸳鸯碑”。此碑造型别致,在国内极为罕见,这使它在众多碑刻中独树一帜,具有让人过目不忘的独特魅力。
关于立碑的缘由,最早的一则碑铭曰:“显庆六年二月二十二日,敕使东岳先生郭行真,弟子陈兰茂、杜知古、马知止,奉为皇帝、皇后七日行道造素像一躯,二真人夹侍。”这说明此碑是郭行真等人于唐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奉旨为唐高宗和皇后武则天双双封禅泰山而刻立的。
“双束碑”碑文四面环刻,碑文详细记载了封禅的诸多细节及一些歌功颂德的诗句。后来,唐中宗李显、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代宗李豫、德宗李适等五人先后登封泰山,也在“双束碑”上记下了他们的诸多封禅事宜,由此,“双束碑”上共有24则唐代刻辞,记录了唐朝六帝一后140年间派遣道士至泰山岱岳观建造像的史实。铭文多是作功德,言符应,虽非大雅之作,书法亦非名笔,但其形制特殊,其中许多情节正史礼志又很少记载,因此,双束碑是一道研究唐代政治、宗教和历史,特别是武则天历史的实物资料。
双碑并束,对于唐高宗来说,是皇帝皇后永不分离的爱情象征,充满了柔情蜜意;而对于武则天来说,皇帝皇后并驾齐驱,寓意着武则天与唐高宗同顶一片天,同踩一块地,是对帝、后共治天下的暗示。所以,此碑看似普通,其实它的背后深藏着武则天企图登上皇位的深邃智慧和居心。
一代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唐高宗李治皇后,后为周则天皇帝,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武则天14岁时,唐太宗李世民召入宫为才人。太宗死后,则天入感业寺为尼。唐高宗即位,复召入宫,拜昭仪,进号宸妃,与王皇后、萧淑妃争宠,互相谗毁。永徽六年(655)高宗立武氏为皇后。王皇后被废不久,即与萧淑妃同被则天害死。武则天不仅素多智计,且兼涉文史,自显庆末年起,乘高宗体弱多病之机,遂专国柄,威势日重。上元元年(674),高宗称“天皇”,武后称“天后”,宫中称为“二圣”。弘道元年(683)高宗去世,中宗李显即位,则天临朝称制。嗣圣元年(684)二月,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立睿宗李旦,继续临朝称制。则天于天授元年(690)称帝,国号周。废睿宗为皇嗣,改东都洛阳为神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