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谢青蛙 于 2017-7-2 17:23 编辑
如果大象有对翅膀,它一定比现在更凄凉,单薄的羽翼,无法支撑庞大的身躯,而翅膀,就魂不守舍地搁在肋上。 我不知道历史以后还会不会有这批人的痕迹,最后1970年代传说中的正牌传统文人,魏晋风骨太久远,岁寒三友太抽象。而文人对竹情有独钟: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古代读书人有两条命:生命和使命,古代读书人有两截:上气节下守节。 我一直以为这只是传说中古代的事,但身边就有这么一群人,有的因为写字耽误生意,有的文字如黄金但论斤称的网络时代提个钱都觉得侮辱,有的为了文字一直跌跌撞撞抱残守缺在文字贫瘠的土壤,有的人即使成功不觉得成功,开店也总搭配个赔钱的书店,而且一家又一家,有的到了视金钱如粪土,但看着铅字换来灯油钱百感交集。 而另一侧,新晋的写手可以全然无视功底,也无需创作,一个排版的套式快速套出量产的模式变线,写起小说来,就顺着大众口味的嘴角溜。 而那些老式文人起笔架势收尾,叙事悬疑伏笔,对技巧之苛求,常使得自己长期捉笔无法落纸。如果文字不精致,如果文字不技术,哪一张洁癖的耻辱感,芒刺在身,百感不宁,所以在适应上,已经落伍。
我从小是个逆反儿童,高考分班如果凭我当时的文史功底,考什么都轻松,但我偏偏厌恶透了文艺,学理,结果上了三流学校,即使这样一个低起点,也不妨最初十年的不文不书的生活,有人跟我提王小波我一脸惊愕,有人说莫言我寻思这是何人? 但就那十年是我黄金十年。 黄金十年的某一天,有朋友来我家做客,看到我藏书吓坏了:原来你还读书识字? 我想了半饷无法解释,就随口说句:这都是收藏,没钱时换现。人走后我倒是楞了半天神,我啥时候买了这么书? 我都没怎么看为什么要买? 再随后十年,按理说积累十年厚积薄发时候,但我却文学论坛迷失乐不思蜀,所有的情怀,压抑多久也释放多久,这时候我很分裂,上班时我从事智计奇谋的营当,论坛时确实一个纯纯碎碎的文人,玩着玩着,我忍不住使出商场的奇术八卦,那种狡黠再搭配上一脸正气的文人腔,真是妙撘如鱼得水,于是我反而对工作和发展心不在焉,所谓的玩物丧志吧
即使现在准备再出江湖,不求成功,但求折腾个响出来给一生商场生活做句点,我还是不服气,但只是偶尔一个闪念,我又毫不知觉折腾了这么一大圈。
人们没有见过真正长过翅膀的大象,但是各种小飞象轻盈卡通畅行,给你一双翅膀,你奔腾的思维,却拖垮在沉重的肉身,这是一代又一代文人最终的下场,也正是前仆后继飞往扑火的壮观,才延续了这一路文人的脉路。 但网络时代,彻底断了这种纹路,浅薄的阅读再也承托不住厚重的文采,鸡汤时代承架不住思想,肤浅的阅读再也无法体会一咏三叹的文字,分不出含沙射影,看不出挖苦,就是你损人说的委婉点,你刚得意,却发现周围全是一脸迷糊。
现在的网络文字,特别适合一些面如菜色的东北老妪,抓着银锥一个大的牙签,在深刻回想的牙洞里,搜索着白菜叶子适合逗的趣,如果不这么大的剂量,不足以带得这娘们用一捅牙龈的力气把自己拉起来,笑的花枝乱颤; 正像在一个特别庸俗的庸俗剧里,需要几声粗话来点缀。
所以暮歌,所以六星,群里红袖六星都相聚了 就冲我们这些最后一批有着翅膀大笨像的稀罕,我们之间没有彼此,只有大象在互相扇翅膀 如果碰到一起,就是缘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