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猴儿满山走。”虽然我嫁了个江苏男子,在南京定居,但在湛江浸染了数十年的“湛江胃”却顽固地坚决不随南京口味,隔三差五的就要闹起思乡病来。
比如说吧,我们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对话——他:“晚上想吃什么菜?”“白切鸡,白灼菜心。”我在回答的同时,必然露出无限向往的神情。于是这位江南男子只好叹口气:“等你回湛江再吃吧!”不过叹气了之后,他也会唠叨几句:“什么都白切白灼的,湛江人做菜简直像原始人一样,清水过一下就能吃了!”每每听到此话,我必定不满,狠狠地驳斥他根本不懂得粤菜讲求原汁原味的精妙所在。
然而生活总是要在互相包容互相迁就里继续。我逐渐习惯了南京话“阿要辣油”的做派,他也认可了我每天要煲汤的习惯。不过关于汤的做法,彼此依然存在着极大的分歧:他习惯了要在汤里加点姜片、花椒和料酒,理由是去掉腥味;而我则喜欢在汤里放点红枣、桂圆、党参、北芪的做法,又让他觉得匪夷所思。最后折中的方法就是我不放药材,他不放花椒,虽然各自觉得不太习惯,但日子就这样迁就着过来了。
有一天,我加班晚了,回到家后,习惯性地打开汤锅,只看到一锅的青菜豆腐。唉,上面还飘着饭粒,连肉片都没有,更别想有什么鸡鸭鱼肉大骨头做汤底了!当时就委屈得想哭:我舍弃温暖的湛江,千里迢迢跑到这边,加班累成狗了却连碗肉汤都喝不上,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他看到我哭丧的脸后,急忙解释说:他下班也晚了,所以没来得及煲汤,不过,这汤虽然看上去不起眼,却有个响当当的名字,藏着了不起的典故呢。“你不知道吧?这汤的名字,叫做珍珠翡翠白玉汤!”他得意地对我说。
啊?这也太能扯了吧,不就是青菜豆腐吗?还“珍珠翡翠”了!只见他绘声绘色地对我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次兵败逃难,一个随从只找到些剩饭、白菜和豆腐,加水煮了,端给朱元璋吃。不料朱元璋吃了非常高兴,问这是什么美食?随从顺口就说:是珍珠(剩饭)翡翠(白菜)白玉(豆腐)汤。你看看,你今天吃的是皇帝吃过的菜啊!”好吧,看在是“皇上吃过”的份上,这碗“御赐清汤”我就先干为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