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荒腔走板 【摄影】雪后登泰山(2月8日更新)
查看: 3945|回复: 14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摄影】雪后登泰山(2月8日更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8-1-1 14: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薇芸 于 2018-2-8 22:50 编辑




泰山,是一座有故事的山,泰山的石头,是有故事的石头,石头上的人,是有故事的人。
走进泰山,走进故事。2011年12月11日,我在泰山。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8-1-1 14:57 |只看该作者



登泰山的前一个晚上我住在泰安一个宾馆里,夜里很冷,零下几度,只有一台据说可以制暖的空调无力的抵抗着寒冬。我早早的钻进被窝,捂了好一阵才有点暖。看手机说是当晚有月全食,我立刻来精神拿了相机走到窗边,推开一扇窗拍了几张有环形山的圆月亮就冻得不行不行的,赶紧溜回被窝,那时才6点半不到,一直躺到9点多,期间月亮渐渐的移到窗外某个位置,也就是说躺在床上就可以看到月亮,这时我想起床前明月光的诗句来,心想这样诗意盎然的时刻人生也很难得遇见几回吧?特别还是异乡遇到月全食——想到这里忽然觉得不把月全食的过程拍下来会很遗憾,虽然那时没有三脚架,相机像素也只有五百万,天冷手还抖,已经估计到很难拍出满意的效果,然而还是抱着一丝希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8-1-1 14:5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薇芸 于 2018-1-1 16:51 编辑




2011年12月11日上午,准备去中天门。

这是泰山脚下的天地广场,建于2000年,由一方一圆两个广场组成,上圆下方,据说这个设计创意是来源于一个古代理念,古时候帝王封禅分两部分进行的,一是在泰山顶设圆坛告天,二是在山下设方坛祭地,以示“天圆地方”,广场的上圆下方暗合了这一理念,所以这个广场就叫天地广场~  广场中间设12根龙柱,代表了曾到泰山举行封禅祭祀大典的12位帝王,他们分别是黄帝、舜帝、周成王、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清圣祖(康熙)、清高宗(乾隆)。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8-1-1 15:0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薇芸 于 2018-1-1 15:10 编辑



从景区大门到中天门有很长一段山路,为节省时间,旅行社给我们安排了一辆中巴上山,到了中天门之后有部分团友跟着导游坐缆车上南天门,我因为不想错过沿途的风景就选择了徒步登山。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8-1-1 15:0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薇芸 于 2018-1-1 15:10 编辑



迎天,就是快到天了,事实上离山顶还有很远,我后来计算了一下,走到这里是9点52分,到南天门是12点06分,花了两个小时。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8-1-1 15:02 |只看该作者


其实像我这样走走拍拍的在开始阶段,或者说到十八盘之前还是很悠闲的,一点不觉得累。曾经在北京游某段长城,身边有个十岁左右的小朋友象打冲锋似的往上使劲跑,结果还没到半程就累得走不动了。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8-1-1 15:03 |只看该作者


不来泰山不知道,石刻竟然这么多。此处刻字为“云路先声”,刻于宣统二年(1910),隶书。旁注:宣统庚戌二月,偕乌程章君祖僖、谢君毓洙同登岱顶,伯兄宗基命摩崖题字。海盐王寀基。王寀基(1872-1940),小名春明,号君择,清书法家。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8-1-1 15:04 |只看该作者




刻于1850年,楷书。
石刻内容:道光丁未二月十七日,督学使者昆明何桂清,偕平湖高振镆、上元王至华、阳湖庄敏、萧山来献琛、固始元伟、无锡秦缃业、归安姜赓元同登,夜宿碧霞宫,次日黎明养云亭观日出。


我查了一下何桂清的资料,何是云南昆明人,道光进士,历任编修、内阁学士、兵部侍郎、江苏学政、礼部与吏部侍郎、两江总督等职。1857年何桂清任两江总督,1860年5月,李秀成率领的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乘胜进攻何桂清坐镇的常州,因听从幕僚的建议,何弃城而走,致使常州、常熟、苏州失守,后被清廷革职查办,由曾国藩接任两江总督,何桂清当时遭到弹劾,一派认为这是一品大员,罪不至死,主张用刑谨慎,这一派包括当时的皇帝、恭亲王、何案主审官吏部尚书祁寯藻等,主杀派代表是何的政敌曾国藩,当时率领的湘军屡屡打败太平军,是朝廷的红人,为了彻底铲除何在江浙一带势力,用我们广东话说是趁你病罗(要)你命,曾国藩岂能放过这么一个大好机会,他慷慨陈词:疆吏以城守为大节,不宜以僚属一言为进止;大臣以心迹定罪状,不必以公禀之有无为权衡。”最终主杀派得逞,公元1862年,何被弃市处死。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8-1-1 15:06 |只看该作者


山辉川媚,楷书。清代光绪癸卯年即公元l903年季春,泰安郡守恭曾题书。

泰山是一座富有文化内涵的名山,文人墨客政客等等留下来的题刻碑文有上千处,他们的手迹不仅是珍贵的历史遗物,也是书法大观。一路向上,沿途石刻与山林地势浑然一体相得益彰,既让人一饱眼福,也是一场文化的熏陶。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8-1-1 15:08 |只看该作者


一只猫蹲在旁边眯着眼睛晒着惬意的太阳,待我走近猛的睁开眼,神情立刻变得警觉,宛若这石刻的守护神一般~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8-1-1 15:09 |只看该作者


通常我们说曲径通幽,乍一看到曲径通霄就是纳闷了一下下就过去了,不会多想,现在回过头来再看泰山的石刻,就是一字之差也都是有深意的,不是即兴乱作。比如这个霄就是指云霄,形容泰山之高直入云霄,曲径指的是弯弯曲曲的山道,登泰山是往上走,竖向走,通往云霄之巅,所以就叫曲径通霄,而曲径通幽一般是指在平地上七拐八弯的横向行至幽静处,一横一竖,指向不同,而幽和霄则是一字之差,遂成天壤之别。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8-1-1 15:11 |只看该作者


走到这里,见“若登天然”四个大字,被吸引,驻足观赏,又见其下草书苍劲潇洒,心生欢喜,于是立此存照。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8-1-1 15:1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薇芸 于 2018-1-1 15:15 编辑



笑指齐州九点青,漫教治乱问山灵。
且将同梦生花笔,来写千秋泰岳铭。

这首诗是民国才女张默君与丈夫邵元冲(字翼如)同游泰山时所作并书写。据资料记载,张默君(1884—1965年),湖南湘乡人,早年加入同盟会,曾和秋瑾一起密谋革命,是近代著名妇女运动活动家,历任国民政府考试院委员,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考官,口才诗画书法俱佳,精收古玉,是诗人、书法家,又是收藏家;邵元冲,(1890—1936), 浙江绍兴人,文笔了得,曾任黄埔军校第二任政治部主任,深得孙中山的赏识,做过孙中山的机要主任秘书,官至立法院代理院长,后来在1936年的西安事变中不幸被流弹击中伤重去世。1924年,年已40岁的张默君和追求她13年的邵元冲走进婚姻殿堂,婚后两人感情甚好,1933年夫妻同游泰山,兴之所至,张默君在泰山云步桥南留诗一首,第一、二句述说了两人畅谈天下大势的情形,抒发了救国治乱的感想,后面两句谈到了夫妻二人志同道合,希望将两人的爱情经历铭刻在千秋万代的泰山上,让高山见证他们的爱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8-1-1 15:25 |只看该作者


前面说了是几年前游的泰山,一直没整理成帖,趁建新版玩坛的机会,给自己一个压力变动力的机会去整理照片和配字,昨晚跟蓝心聊天,我说我想认真点去弄好它,然后老了可以当回忆录来消遣时光~ 还记得当时拍照用的是500万像素数码相机,那年刚买了单反,担心磕磕碰碰,没舍得带出门~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8-1-1 15:2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薇芸 于 2018-1-1 15:33 编辑



第一次看见冰挂~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8-1-1 15:3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薇芸 于 2018-1-1 17:01 编辑




山河变色,溪流静止。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8-1-1 15:34 |只看该作者



静止的瀑布~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8-1-1 15:37 |只看该作者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8-1-1 15:38 |只看该作者



花果山的水帘洞结冰了~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8-1-1 15:44 |只看该作者



冰珠子串成的冰帘子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8-1-1 15:45 |只看该作者


遥看瀑布挂前川~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8-1-1 15:54 |只看该作者



滴水成冰~
莫名想起多年前在一部电视剧里一位老伯吟的一首诗:檐前雨水滴滴下,点点滴滴似旧痕。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8-1-1 16:0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薇芸 于 2018-1-1 16:02 编辑



逍遥游

毛泽东手迹,泰安旅游局1989年重刻于泰山云步桥南。我对书法不是很了解,但是喜欢看别人写,比如对这次在泰山拍到的石刻会利用整理帖子的机会了解题字的相关背景,它是什么人写的,它的内容,它背后的故事,我发现这是一个弄帖子的切入口,它引发我对石刻的兴趣,对书法的兴趣,对历史的兴趣,我了解到的希望都能标注进去,比如它是什么字体,如果没查到相关说明,我会在字体转换软件上不厌其烦的再现和对比,说不清这是一种执着还是…… 然后,弱弱的问一句大家:这是狂草吗?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8-1-1 16:03 |只看该作者


雪融化后的痕迹,湿漉漉的,走在这山道上,即使有阳光照着,还是有种清冷的感觉~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8-1-1 16:04 |只看该作者


路边还有积雪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8-1-1 16:06 |只看该作者


继续走,继续拍,前面就是云步桥。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8-1-1 16:07 |只看该作者


高山仰止
高处有峰,眼前有瀑,我觉得这里可以用一句很应景的话来形容: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8-1-1 16:0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薇芸 于 2018-1-1 16:58 编辑



云步桥
原为木桥,名雪花桥,民国时改为石桥,因谷深林茂,常有云雾萦绕,杨承训题“云步桥 ”。 1936年石桥被洪水冲毁,1937年中国旅行社出资重建。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8-1-1 16:11 |只看该作者


旁边的亭子是观瀑亭,又叫酌泉亭,清末泰安知县所建。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8-1-1 16:15 |只看该作者


飞瀑岩,岩上有题刻,写着:霖雨苍生。据说雨水充沛的时候飞流直下的瀑布很是壮观,可惜我看到的时候是在冬季水少只呈现细流,所幸在网上找到关于飞瀑岩及周围景色的一首诗,是明代陈凤梧所作,正好脑补一下:百丈崖高锁云烟,半空垂下玉龙涎。天晴六月常飞雨,风静三更自奏弦。苍水佩悬云片片,珠帘洞织月娟娟。晚山倒着肩舆下,回看斜阳景更艳。

它还有个名字叫护驾泉,我猜想它跟一个传说有关,传说宋真宗曾在御帐坪小住,御帐坪如果我没猜错就是飞瀑岩上面比较平坦宽敞的一块地方,既然皇帝在此待过,那么旁边的山泉叫护驾泉便顺理成章了。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