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树昏鸦 于 2018-1-11 10:41 编辑
读《种树郭橐驼传》
郭橐驼是个外号,大名肯定有,估计是让人给叫丢了。人们只知道他是个罗锅儿,而且罗得挺厉害,跟个骆驼似的,于是便都叫他郭橐驼。驼背驼到这个份上,严格来说应该算个残疾人,不知道唐朝那会儿有没有民政残联之类,有的话他该吃低保,至少年终得给点赈济,比如一桶油一袋米什么的。 近来我忽然发现,健全人往往弄不住残疾人,比如秃子就常比有头发的人厉害,直闹得些许满头浓发的人也剃个光头装秃。人这玩意不怕千着儿会,就怕一着儿鲜,郭橐驼罗着个锅子,卖个力气啥的肯定不中,可他独独种树出走儿。他种树不但成活率极高,而且长得高大茂盛,种果树更是拿手儿,不但结果早,而且结得多。直弄得同行们一个个眼红眼热,连位列唐宋八大家的柳宗元都忍不住给他写传。那年月可能还没有评职称什么的那一套,如果有,就凭郭橐驼这一手儿,再加上名家柳宗元“这一炒”,恐怕用不着怎么活动,弄个“师”啊“家”的没问题,要是让老外们知道了,说不定给个诺贝尔奖也未可知。 不过郭橐驼这人倒挺低调,不光不摆园艺家的臭架子,介绍起经验来也很实在。他说他种树并没有什么神奇绝技,也没有什么祖传秘方,用他自己的话说无非是“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简单说就是顺应树木的天性,不要干涉它的生长。按照树木的本性栽种好以后,就不要再去动它,让它自由生长就是了。别像有的人那样,种树不顾树的天性,种下之后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由种树,郭橐驼还说到了当官。他说不少当官的也跟那些外行的种树人一样,喜欢不断地发号施令,时时处处指手画脚,催促大家干这干那,不给人们一点自由。这看起来像是很关心怜爱百姓,可结果却适得其反,常常给百姓们带来祸害。 柳宗元不愧是大手笔,他能从种树一下子透视出社会的弊病。我也真是佩服国人的健忘,我不相信饱读诗书的中国官员们少有人读过《古文观止》,更不相信连《二十五史》都读烂了的老人家不知道《种树郭橐驼传》,可中国一直到实行大包干,官员们辛辛苦苦干的那些事,竟然远不如一个郭橐驼。 由种树和做官,我忽然想到了养孩子。我觉得养孩子也跟种树差不多,你越是下心,含着怕化了,举着怕吓着,那孩子往往越是娇气,越是不懂人事,长大了越是不长出息。 不过这道理虽简单,好多人却愣是不明白。真想提个建议,能否将《古文观止》里的这篇东西选入中小学教材,把这道理普及一下。可后来一想,咱人微言轻,说话还不如放屁,于是只好作罢,任凭世人糊涂着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