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和老核聊风月
老核能聊,聊起历史或经济都蛮有见解的,但在论坛聊这个会很寂寞,就像三味老驴写了几大篇历史就撤退、聊不起来一样。老核审时度势就聊李小璐出轨,由出轨引发就聊起了风月。聊风月,人之欲,掺和的就多。
比较干净的聊起就应该是青楼罢,青楼应兴起于唐宋,大概比科举的兴起晚不了多少,它俩互为关联,可想而知青楼干净到什么程度。
科举需要少年读书,主业之外需要琴棋书画皆精,最后的目的是参加大考;青楼也需要少女读书,主业之外也需要琴棋书画皆精,最后的目的是要出台;如此说来科举和青楼可以聘用同一个师傅的。
青楼的少女模样一定要长得好,都长得像二花似的那就不叫青楼了,科举的举子模样也要好,相貌端庄不负庙堂,传说里张之洞走路一耸一耸的,但他可不是真瘸,真瘸是不行的,刘罗锅也不是真罗锅,只是腰有点弯而已,要求是很严格的。
日本的艺伎就应该是唐朝的青楼传过去的,但相比于唐他们的女子长的磕碜点儿,所以就在脸上浓墨重彩,画得像一张假脸似的,不过大家仔细看那个假脸,是能看出唐代女人的痕迹的,越端详越像。
古时的婚姻,重要的是门当户对,不讲女子的才学和模样的,不信你翻各代皇后的画像,就会觉得堂堂一国之君,找个媳妇咋这磕碜呢?因为要的是出身名门,会女工、会养儿,不识字、没才学都没关系。
这就注定了古时的妻只是正统血脉流传下去的工具,不需感情,不需爱情,不需沟通、不需情怀。
那么一个具有安天下情怀的男子,空负了纵横天下的才学,空负了棋棋书画、弹拉歌舞之技艺,向谁去述说?
青楼呗。
青楼的女子以她过硬的才学和思想,来配合你,她,懂你。
这就是古时官员和文士,不惜倾家荡产,独上青楼的原因。相比于这种心灵慰寄,肉欲的那点需要不值一提,再说高官豪士们也不缺那点肉欲,家里面妾侍成群,这么大的地主还差你那两根垄?
所以古时的青楼,卖艺不卖身,那是个干净的所在。
要知道,古时的高官文士,是以盘桓于青楼为荣的,这是一个雅兴,呼朋唤友来这里喝一喝酒,赋一首诗,斗一局棋,听一个曲;展示了自己还有奋斗下去的抱负,舒展了自己仍然壮怀激烈的情绪,这表明了还有一种活力,死气沉沉的同僚早就回到自己的府上,要么就在数钱,要么就在养娃了。
因为不是肉欲的问题,所以后来的事情往一种怪异的路上发展了,官员豪士们发现,小男孩更伶俐、更容易懂我,小男孩酒量更好,小男孩曲儿唱得更好,所以就渐成螟蛉,尤其到了清朝晚期,官僚男风盛行,改青楼为养男宠了。
后来的找小班唱昆曲,再后来昆曲改京剧,也因此,造就了后来的梅兰芳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