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土司府,位于兰州市永登县城西南65公里的连城镇,据连城鲁土司家谱记载,永登鲁氏始祖脱欢,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后代,为元始祖忽必烈的侄重孙,系元朝宗室,曾被封为安定王兼平章政事。元末,元顺帝仓皇逃亡漠北,脱欢被明军隔断,遂流落河西。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脱欢降明,被明王朝安置在连城。脱欢是永登连城鲁土司系的一世土司。由鲁土司衙门、妙因寺、土司花园三部分组成,是甘肃、青海边境众多土司建筑中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座。自明代起连城成为鲁土司政权中心,也成为西北地区甘青交接地带的一个重镇。鲁土司以连城为中心,覆盖甘青多个县区,管辖面积达9000平方公里。
尽管定居了,但鲁土司及其部属们还是有相当的战斗力,多次跟随明军出征。永乐二十一年因脱欢之孙三世土司失伽屡有战功,升指挥同知,永乐帝给失伽赐姓为鲁,名鲁贤。一支元代宗室就此在甘肃落地生根。鲁土司共传十九世,至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改土归流”后被废除,历时562年。
鲁土司衙门坐北朝南,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美。土司衙门有三条平行的轴线,中间是衙门,主体建筑布局对称、严谨。由牌楼、六扇门、仪门、大堂、神堂院、燕喜堂、祖先堂及廊房和配楼等组成。东侧为土司的居住部分,由书房院、寝宫、仓院组成,东边是一座哪嘛教的家寺和小教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