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荒腔走板 有人追剧《跨过鸭绿江》么
查看: 766|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人追剧《跨过鸭绿江》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1-1-12 14: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少于追剧,最近每晚追《跨过鸭绿江》追得热血沸腾,又热泪盈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1-1-12 15:0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云在眉梢 于 2021-1-12 15:04 编辑

虽然此前对抗美援朝起因过程与结果多有了解,对其惨烈也多有了解,包括长津湖之战中一个志愿军连队全部冻僵成雕塑群,昨晚看到这场景时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1-1-12 15:10 |只看该作者
骄傲的美国人雄霸全球,所向披靡,却在朝鲜的山沟里被装备简陋的中国人打得丢盔弃甲、一退再退。即使过了半个多世纪,他们中许多人仍难以理解。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1-1-12 15:1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云在眉梢 于 2021-1-12 15:44 编辑

同样难以理解的还有我们自己,至少包括我自己。
几十年战乱、一穷二白的中国如同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勇气从何而来?到底是靠什么打败了二战中横扫全球的最富最强土豪美国?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1-1-12 15:4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没追这剧,但对这段历史挺感兴趣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1-1-12 15:54 |只看该作者
做出抗美援朝的决定是极其困难的,恰如剧中反映的那样,起初大部分人不赞同,支持者寥寥。因为现实的困难和差距摆在那,出兵朝鲜几乎就是以卵击石。最后在毛的力主下才决定出兵。据传,这是毛一生中两大最艰难决策之一。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1-1-12 16:2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云在眉梢 于 2021-1-14 16:54 编辑

毛的雄才大略让他当然深知出兵的巨大风险,一旦抗美援朝失败,影响必将巨大,甚至危及刚刚诞生的新政权,后果难以想象。但为什么还是坚持出兵呢?
我以为:
1、美国人仁川登陆后占领平壤,并不断向北推进,完全不顾中国政府“美军不得跨过三八线”的一再警告,让中国的外交退无可退。众兄弟国家可实实在在看着你呢。无论从帮助社会主义小兄弟还是从自身面子上,中国需要出兵。
2、朝鲜军队完全不是联合国军的对手,如果中国不出兵,朝鲜必然灭国,届时美国人一统半岛,兵临鸭绿江,直接威胁中国东北甚至华北,加之朝鲜战争爆发前已控制台湾及台湾海峡,弧形包围圈即将形成,战略上逼迫中国出兵。不但要出兵,还要出大部队。
3、虽然中国军事实力远远不及联合国军,但中国领导人并非完全没底气,几十年来共产党军队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无数光辉战绩是其支撑。
4、战争是拼国力,中国国力虽然差得更远,但背后还有苏联老大哥。尽管老大哥因惧怕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而避战,明里暗里支持社会主义小兄弟是必然的,打败或消耗美国也是它的战略需要。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1-1-12 17:02 |只看该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发表于 2021-1-12 15:49
没追这剧,但对这段历史挺感兴趣

看了近一半,能及格。看后面如何。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1-1-12 17:0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不敢看惨烈的片子了,只看嘻嘻哈哈的,可能与年龄有关。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1-1-12 22:05 |只看该作者
我妈单位保健站医生就去过抗美援朝,一点伤都没受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1-1-13 09:49 |只看该作者
疯老爷子 发表于 2021-1-12 17:03
不敢看惨烈的片子了,只看嘻嘻哈哈的,可能与年龄有关。

上年纪还是不看的好,志愿军装备太差,初期完全没制空权,全靠统帅指挥有方和战士以命相搏。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1-1-14 09:04 |只看该作者
  我再看。总体把握不错,细节刻画不足。我说的是剧啊!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1-1-14 09:0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远去的烟云 于 2021-1-14 09:10 编辑

  那么中国是如何卷入的呢?

  朝鲜战争爆发的当天,即6月2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操纵联合国大会通过要求南北朝鲜双方停止敌对行动,并要求北朝鲜军队撤回三八线的决议后,又召集其幕僚开会研究应对措施。参加会议的有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美陆、海、空三军部长和参联会主席等。在这次会议上,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提出美第7舰队从菲律宾北移,阻止中国大陆进攻台湾。6月27日,杜鲁门发表声明,“命令美国海军和空军向韩国政府军提供保护和支持”的同时,“命令第7舰队阻止对福摩萨(台湾)的进攻”,因为“如果共产党占领了福摩萨(台湾),就会对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和在这一地区履行必要而合法职责的美国部队构成直接威胁”。

  美国阻止中国大陆进攻台湾,一下子把中国推到了美国政府的对立面上。连美国人也认为“本来红色中国在朝鲜战争初期没派过一兵一卒,中国共产党政府也没说过一句威胁的话,然而共产党却被扣上‘侵略者’的帽子,而且美第7舰队被安插在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红色中国的领导人会把它看做是对中国主权的直接挑衅,并且担心这只是美国帮助国民党阴谋重新夺回大陆的第一步”。在朝鲜战争爆发一个月后,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可阿瑟及第7舰队司令亚瑟•杜威•斯特鲁布尔访问台湾,无疑加深了中国政府的这种判断。

  美国人越过三八线和进军鸭绿江边触碰了中国政府的底线。1950年10月2日午夜刚过,周恩来总理急召印度大使潘尼迦(印度当时是中立国而且通过英国可与美国高层取得联系),并铿镪有力告诉他,如果美军越过三八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入朝干预。如果南朝鲜军队独自越过,中国将不会干预。

  可惜这一警告也未被美国重视,因为美国情报部门认为中国军队入朝干预的可能性不大,麦克阿瑟的远东情报部门甚至认为中共发出的一但美国军队越过三八线就入朝参战的威胁“很可能是一种外交讹诈”。

  11月4日,中国各党派发表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声明,准确地表达了中国政府的立场。声明称“……虽然朝鲜是一个小国,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朝鲜本身,而是为了侵略中国。就象日本帝国主义过去所做过的那样。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相关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止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是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害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救邻即是自救,保卫祖国必须支援朝鲜人民……”

  从行文特点看,我相信是毛泽东的手笔。

  事实上,在发表这篇声明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在鸭绿江边的朝方一侧给了联合国军一个瞠目结舌的警告性打击(美国人认为我入朝部队的第一次参战应是在10月25日开始打响的云山、温井之战)……

  朝鲜战争已过了半个世纪。回过头看,刚刚结束内战满目疮痍的新中国敢于同世界上头号强国打一场正义的战争,毛的雄才大略无人可及。而且从战争与和平的角度思考,也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了中国东北边境几十年甚至可能是上百年的和平。尽管有四十万中华儿女永远长眠在隔江相望的异国他乡……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1-1-14 09:11 |只看该作者
  这个是以前我写过的一篇书评《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中的一段。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1-1-14 12:50 |只看该作者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21-1-14 09:04
我再看。总体把握不错,细节刻画不足。我说的是剧啊!

对,同感。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1-1-14 12:53 |只看该作者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21-1-14 09:06
  那么中国是如何卷入的呢?

  朝鲜战争爆发的当天,即6月2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操纵联合国大会通 ...

看来烟云兄对段历史更了解,看得更深刻,很赞!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1-1-14 13:03 |只看该作者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21-1-14 09:06
  那么中国是如何卷入的呢?

  朝鲜战争爆发的当天,即6月2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操纵联合国大会通 ...

不过关于志愿军伤亡,现在官宣的是志愿军牺牲近十九万多,近二十万。包括了战场牺牲的和受伤后后来死亡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1-1-14 13:53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1-1-14 13:54 |只看该作者
云在眉梢 发表于 2021-1-14 12:53
看来烟云兄对段历史更了解,看得更深刻,很赞!

  算不上了,好象当初就是为了写那篇帖子,狠补了一些资料。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1-1-14 13:59 |只看该作者
云在眉梢 发表于 2021-1-14 13:03
不过关于志愿军伤亡,现在官宣的是志愿军牺牲近十九万多,近二十万。包括了战场牺牲的和受伤后后来死亡的 ...

  我忘记了我文中的数据从哪里来了。可能是从老美那本书中来的。但不管怎么说,现在回过头来看抗美援朝的意义,应该说此一役真正奠定了中国的大国地位,从此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苏联老大哥对中国的实力不可小觑。和平从来都是打出来的,而不是谈出来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1-1-14 14:15 |只看该作者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21-1-14 13:59
我忘记了我文中的数据从哪里来了。可能是从老美那本书中来的。但不管怎么说,现在回过头来看抗美援朝的 ...

完全认同。这也是我想继续叨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1-1-14 15:16 |只看该作者
云在眉梢 发表于 2021-1-14 14:15
完全认同。这也是我想继续叨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