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紫色的流苏 于 2021-3-1 17:14 编辑
一、
年前,论坛上搞迎新春活动,第一环节是“先声夺人”。
平日里,我几乎没在论坛出过声,更别说“三句半”了,见有几位朋友发了贴,因为是论坛上玩得相熟的朋友,忽然听到声音,觉得既亲切,又欢喜。
我呢?要不要说两句,支持一下活动?不过是说几句话而已,怕什么!
有了这个心念,便沉静下来。先是用手机录音机试录了两句,感觉不是很糟糕,于是,下载了“全民K歌”,待到晚上,按眉珊教的步骤,录了几句话。
想起一直喜欢的央视《朗读者》,而自己却从没认真读过一篇文章。
忽一日,翻看手抄本,瞧见摘抄《飘窗》中的一段文字,不由得想读上一读。
打开“全民K歌”,一个人,静静地朗读。
朗读,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紧闭的心门,它能令你在蓝天下欢呼,在宁静的夜里沉醉。
尽管北方的春,还在沉睡。
然,盘亘在内心的眷恋,仿佛找到了出口,一颗忧虑不安的心,有了稍稍的慰藉。
朗读《雨雪》吧,读给那个深藏在心底的人,在文字酝酿的浪漫情怀里,声音营造的幻想中,深情款款。
让声音,穿越北方的春夜,抵达你所在的城市。而你,是否会停在窗前,燃着一支烟,欣赏着窗外的夜景,聆听这爱之絮语?
夜,静美,悠长。
二月的最后一天。
雨雪霏霏。
二、
晚间的朗读,引起了母亲的关注。
“全民K歌”主要就是唱歌啊,问母亲,唱首歌吧?
母亲笑,不会唱歌,也记不得歌词。
不要紧,这上面有歌词。哦,看不清,我打印出来,看着唱。
母亲喜欢的都是些老歌曲,又识字,有了歌词,很轻松地就唱起来了。起先,我放着伴奏,母亲反而不会唱了,她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完全跟不上节奏。索性不要伴奏,只清唱,母亲唱得很流利。
那晚,母亲唱了小时候听到的家乡民谣《大肥猪》,唱了去公社看的黄梅戏选段《夫妻观灯》,唱了经典歌曲《洪湖水浪打浪》......
那晚,母亲一直高兴地唱着,唱得嗓子都哑了。
我从来不知道,母亲原来这样喜欢唱歌。
往日,每到夜间,母亲斜靠在沙发上,电视兀自放着,而母亲不知何时早已睡着了。待到上床,又很难入睡。现在,晚间的消遣,由看电视时的昏昏欲睡,转变为听母亲唱歌。一两首歌后,洗漱完毕,母亲去休息,我听到母亲均匀的鼻鼾声。
母亲能唱很多歌曲,有一些是我从没听过的,我新奇的听,母亲愉快地唱。
唱得心窝滚烫,唱得泪光点点。
暗夜里,一种清甜的欢喜。
冉冉升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