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春种夏耕,农民祈盼的金秋就要来啦!
庄稼里最先泛黄的是小麦,农历7月末,麦穗已成熟饱满,经过烈日一晒,成片成片的麦穗黄澄澄的泛着金光。
收割之前的麦穗包裹着的麦粒嫩嫩的还没有干透,可以烧着吃。再田间地头拢起一堆火,掠一把沉甸甸的麦穗扎在一起,手持麦秆,把麦穗埋在火堆里,一会儿拿出来,看见麦穗已酥干变成褐色,拿起一只放在手里揉搓,麦粒与麦皮分离,摊开手掌凑近嘴边,轻轻一吹,麦皮纷纷落去,剩下一撮靑黄色的麦粒香气扑鼻,馋的小孩娃娃叫,大人也忍不住直咽口水。
选一个亮瓦晴天的日子,麦子开始收割啦!麦子收割怕下雨,赶上个好天不容易,不能拖拖拉拉的,以前都是全村总动员,集中力量割麦子,大人头戴草帽手持镰刀,脖子上搭个毛巾随时擦汗用。大人们横向一字排开,间隔两米左右,挥动镰刀左右开弓,齐刷刷的向纵深前进。有一个带头的,其他人都不能落下,割麦子是农活里比较累的,那才叫挥汗如雨。
麦子是从麦秆的根部割下来的,地面上只留一层短短的小茬茬,割倒的麦子被整整齐齐的一捆一捆的码成垛,等着集中用车运回生产队的大场院,等到干透了,冬天来临之前脱粒、磨面。收割后的麦地一片清亮、宽敞、通透。其时正好是暑假时节,小孩们(主要是小女孩)会挎着小筐,去麦田里面捡麦穗,把收割时候遗落再地上的麦穗捡起来拿回家,等着妈妈的夸奖。
捡麦穗的小孩心里急急的,在一片麦田收割快要结束的时候,就那个小筐在地头等着了,这时候有人在地头看着不让进,要等到麦地里面的麦子全部收完运走之后才能开始放人进去。最后一个运麦子的车终于走了,小孩们(也有一些大人)蜂拥冲进麦地,迅速均匀散开嘻嘻哈哈捡麦穗,至今记得那时的一片欢乐景象。
其实也捡不了多少,也解决不了饥饱问题,那只是一项劳动,一个仪式和过程,去了就感觉满足了,享受了。
现在回老家,东北农户基本不种小麦了,包产到户之后每家的田地都是一小块一小块的不成大片,再加上小麦产量低不如种玉米卖钱多省心。集体割麦子、捡麦穗的场面也就不复存在了。
不过同理,还有捡土豆、捡苞米、捡花生等劳动,不过都不如捡麦穗那么热闹,令人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