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故事说,有个人问一个放牛娃,你为啥放牛啊?娃说,放牛是为了赚钱啊。赚钱是为了娶婆姨啊。娶婆姨是为了生娃啊。生娃是为了放牛啊。
目标明确,方法可行,不冲突,不纠结,真好。
我就想过这样的生活。
但是我希望是经历过后选择了这样的生活,而不是只有这一种生活可过。
那作为这个放牛娃,一种情形是,他只知道这一种生活,他爸爸妈妈,他爷爷奶奶,他太爷爷太奶奶,都是这样过来的,他不知道作为一个人,除了放牛,其实还可以养鸡, 还可以挖土,还可以织布。在这种情形下,他可能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告诉他的孩子,要好好放牛,然后赚钱娶婆姨,生娃继续放牛。
另外一种情形是,他知道除了放牛,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可以做,但是他喜欢放牛,所以他选择了放牛。在这种情形下,他会用开放的眼光看孩子,允许孩子不放牛,愿意养鸡就养鸡,愿意织布就织布。
作为这个放牛娃的娃呢,就会有更多的可能。
如果他爸爸是那个只知道放牛的放牛娃,他呢,可能也只知道放牛,于是就传承了理所应当,他可以很平静坦然地继续放牛。但是他也有可能知道除了放牛还有其他的生活,这样他就跟他的父母起了冲突,父亲把他一生的放牛经验都传给了你,你却要去养鸡?你咋想的?这个可以理解为创新,也可以理解为背叛,就看谁来定义了。但不管谁来定义,有冲突,就必然有痛苦。
如果他爸爸是那个开放的放牛娃,事情可能变得简单一些,也可能变得更加复杂。简单是可能跟父母没有冲突了。复杂呢,是因为这个世界上除了放牛,其实还有太多的选择。我可以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去过什么样的生活,但是我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呢?我又愿意为了这个想过的生活做些什么呢?
活着好难,诱惑好多,每个人都真的很难专心地去放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