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整整衣冠:与刘创兄论论长短
查看: 1895|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整整衣冠:与刘创兄论论长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2-4-12 21: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杨逍逍 于 2022-4-12 23:33 编辑



      今天晚上看了刘创兄弟的《人闻》,内容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真是一个不错的杂货铺子啊。在这里,好话我就不多说了,有兴趣的网友可以去拜读拜读。

      在我看完之后,想给刘创兄弟提那么一丢丢的建议,也希望能为他的写作事业带来那么一丢丢的推进。那就是,我发现他在写散文随笔时,会不由自主的使用一些超长的长句,该现象在《活葬》一篇中尤为突出,已略显病态。我担心的是,这已成为刘创兄弟的创作习惯。

      我也喜欢长句,华丽丽的长句容易形成一种浓墨重彩的鲜明笔调,阅读时也能造就朗朗上口一泻千里的流畅语感,比如你们刚读过的这两句。因为长句有更多的修饰,但没有更多的顿挫。就像饱和攻击的柯秋莎,连绵不绝的火力输出适合作者某种情绪的抒发,同时在读者的意念中闪现出一道道流光四溢的暗夜烟花。呃,装的有点过份了。

      基于以上原因,长句更适合于散文,因为散文更需要修饰和抒发。对于较为讲究的作者来说,在他们下笔之时,脑海中就在默默的进行遣词造句,其本质就是在进行无声的朗诵,因此,作者对语感的敏感性要高于读者的敏感性。长句流畅、华丽且有气势的语感要优于短句,这使得有些作者容易形成一种优先选择长句的习惯。

      当然,我说的长句主要指可选择的、修饰性词语较多的句子,对于某些因语法需要而产生的长句,属于结构性长句,不在此列。

      但长句太多或过长,读者就会产生负担,会累岔屁。无论是眼睛还是大脑的信息接收习惯,都需要进行及时的休息和停顿;尤其是视觉接受信息的速度要快得多,而大脑对文字的解析速度会慢一些,两者并不同步,句子太长会形成信息堵塞;这就是标点符号的重要作用之一。一口气唱不完一首歌,句子太长噎不死人但能晕死人。不夸张的说,有时候下半句还没看明白,上半句的内容就已经忘记了。此时,文字的信息传递功能就出现了紊乱。我们很不习惯看低劣版本的外国名著,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低质量的翻译容易出现一些结构性长句,读来累人。

      此现象在《活葬》中较为明显。因为作者在创作时已经习惯、甚至偏爱这种语感,故而在成文之后的复盘阅读中也不易察觉出来。对此,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改变结构、及时分段、精简词语的方式进行矫正,形成更舒缓有效的输出。对于刘创兄弟的这个小习惯,我在此斗胆指出来,希望对他的创作有所裨益。

      最后,有谁把标题中的“长短”会错意了?发鼻屎一枚。


   



2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2-4-12 21:3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刘创出列^_^@刘创驾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2-4-12 21:47 |只看该作者
真有时间码字,我连码一小段话的心气都没有。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2-4-12 21:53 |只看该作者
简一竹 发表于 2022-4-12 21:47
真有时间码字,我连码一小段话的心气都没有。



对着电脑说说话,就是连累连累手呗。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2-4-12 22:02 |只看该作者
逍逍,愚兄也写过长句,在同一篇儿里,只为有个照应,特意两条。史海钩沉似的,还得去别处找;那会儿尚无保留底稿的习惯。真是往事悠悠——怎么好像头两天才说过似的~

如下:

1  ...甚至要远超昌黎公晚年过服春药而致秃顶于隆冬上朝暖炉前热气腾腾无法冠冕遮丑的难堪程度...

2  ...于此不禁联想起那呵斥王戎的阮籍之侄阮咸曾于七夕乞巧节故意用竹竿儿挑一破裤衩儿与众人一同晒书晒衣服且道是“未能免俗,聊复尔耳”的笑话...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2-4-12 22:11 |只看该作者
知识型,文学性的字首先要求严谨,刘创发表正经刊物用的,想来应是经过深思熟虑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2-4-12 22:18 |只看该作者
养生丸 发表于 2022-4-12 22:02
逍逍,愚兄也写过长句,在同一篇儿里,只为有个照应,特意两条。史海钩沉似的,还得去别处找;那会儿尚无保 ...



读着真费劲儿。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2-4-12 22:21 |只看该作者
眉妩 发表于 2022-4-12 22:11
知识型,文学性的字首先要求严谨,刘创发表正经刊物用的,想来应是经过深思熟虑



跟载体无关,也跟严谨无关。

本文是朋友之间交流学习,沟通探讨,不是拍砖挑刺儿。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2-4-12 22:21 |只看该作者

是吧~愚兄抄自个儿都费劲儿——那里无法黏贴~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2-4-12 23:06 |只看该作者
谢谢杨兄垂青
有些文字,需要气势和架构,以内容的需要。
所以,风格变化有点多。
曾经很牛逼的说过,除了富婆的传记我不写,别的都写。
当然了,这么说就班门弄斧了。
见笑了。
的确,应该注意,太长的句子要断开。要不读着累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2-4-12 23:15 |只看该作者
刘创驾到 发表于 2022-4-12 23:06
谢谢杨兄垂青
有些文字,需要气势和架构,以内容的需要。
所以,风格变化有点多。



是啊。有时需要气势,非常理解。

可能年龄大了,眼力不行,有几句看了两三遍才通下来。所以,感受较为强烈一些。

读罢就赶来给你提个醒儿。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2-4-12 23:41 |只看该作者
杨逍逍 发表于 2022-4-12 23:15
是啊。有时需要气势,非常理解。

可能年龄大了,眼力不行,有几句看了两三遍才通下来。所以,感受 ...

嗯嗯。承蒙厚爱。多谢
唉,现在的杂谈,除了讨论国际国内形势以及钞票和管理组,你可能是为数不多的还对所谓真正的文字感兴趣的人。哈哈。我特么挺兴奋。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2-4-12 23:4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杨逍逍 发表于 2022-4-12 23:15
是啊。有时需要气势,非常理解。

可能年龄大了,眼力不行,有几句看了两三遍才通下来。所以,感受 ...

年轻小伙子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2-4-12 23:4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刘创驾到 发表于 2022-4-12 23:06
谢谢杨兄垂青
有些文字,需要气势和架构,以内容的需要。
所以,风格变化有点多。

句子长说明肺活量大,身体杠杠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2-4-12 23:51 |只看该作者
大玲小芳 发表于 2022-4-12 23:45
句子长说明肺活量大,身体杠杠的

对,侄子我老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2-4-13 00:15 |只看该作者
曾经我也是不注重断句,写帖子时脑壳用方言构思,打出来没考虑阅读难处。
马缨花说,读你的文章要先练几年气功,不然有换不过气憋死的危险。
后来我倒是不整长句,走向另一个极端,为了利索简短,慢慢无法驾驭文字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2-4-13 09:58 |只看该作者
刘创驾到 发表于 2022-4-12 23:41
嗯嗯。承蒙厚爱。多谢
唉,现在的杂谈,除了讨论国际国内形势以及钞票和管理组,你可能是为数不多的还对 ...



虽然大多数时间用在了扯淡上,但是写的大多数字还是比较正经的。呵呵

有点小分裂。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2-4-13 10:03 |只看该作者
跳梁老丑 发表于 2022-4-13 00:15
曾经我也是不注重断句,写帖子时脑壳用方言构思,打出来没考虑阅读难处。
马缨花说,读你的文章要先练几年 ...



习惯之后会比较麻烦。

我跟刘创一样,根据写的内容,会提前揣摩用哪种风格的语言。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2-4-13 10:46 |只看该作者

我整不了长句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2-4-13 10:49 |只看该作者

刘创好吧。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2-4-13 11:34 |只看该作者
领导讲话稿多用短句,文件里有时会用长句。
从严谨角度说,长句更好。
辩论时,长句容易形成歧义。
骂人时,短句给力。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