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贴,在我看来,临窗与段干末大致是同一路数。文章里大段的引用无不在炫耀其“摆渡强豪”本色。不过终归男女有别,相较于段干度了些自己看不懂的,临窗至少明白他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因而临窗是可以对话的,反倒是批段干末更为困难。她即不知自己罗列那一堆舶来品是何意思,于是更不知你拍砖拍的是什么。如果将懵逼修辞为萌,则常见段氏萌态以示砖客,搞得大砖家王道德在群里大赞段氏心态好。
作为一个见困难就躲的砖客,我,必须挑软柿子捏,嗯,就临窗兄吧。正好高隐不屑于论语,就让我从“以文会友”之文,开始文攻武卫。
幸好临窗自称周裁论语,这让我省了背景解析,直接将论语中的“文”列举几个即可。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这个文,指的是历史文献。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个文,指的是文饰文采。
子曰:“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个文,是文献典籍。
。。。。。。
论语里子曰了这么多文,临窗君不引用,偏偏引用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谓之“文”也。”这句里带引号的文。
很显然,临窗明白这句只是对“文”的一种特殊解释。
古代文字较少,常有一词多义,仍不够用时,便常有通假字出没。而这个“文”的特殊,因为是用于“谥号”。同样的,谥号有周文王。子又对此曰了:“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降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翻译过来就是:文王挂了,周朝礼乐之制度不都在我这里吗?天若要毁掉这些文明,那么我就不应得到这些文明。故“天之未丧斯文也,其如予何?”。这里的文又不一样,那么是否可用此文否前文呢?当然不是。
可见即便论语中也是一文多意,但主要意思仍为文献,典籍。多意的这些并不互相冲突,也不因有了此意而否了彼意。
临窗露个马脚,是想高隐入坑然后与之大谈论语,让高隐纠缠于高隐不屑的领域从而事实否定之。不料高隐兄也是老谋深算,让推崇孔孟的本拿代为捉脚。可见老狐狸终究算不过好猎手啊。
如果有逻辑头脑的,甚至不用翻阅论语也知临窗乱说。这句“何以谓之文”,要注意这是子贡在问。子贡啊。子贡是谁,孔门十哲啊同学们。子贡难道不知何为文乎?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说先生的文献典籍,可以看得到听得到(孔子整理并传扬六经)。所以子贡发问的这个文,肯定是有别于正常意思。
若有兴趣继续逻辑一下,临窗的“以文会友。。。等等都是千古误解。”,只有临某手握正解。这句岂不是说高隐批的是谬误,而将谬误拔高这种地步,奉为圭臬,岂不是很该批。临窗这是说出高隐批的太对,要为高隐兄点赞的节奏吗。
捎带再逻辑一下“君子以文会友”。
周裁论语的临窗兄,古文君子是什么意思,词义如何变迁的,就不用我解释了吧。你认为“即使孔子开创了民间办学,充其量,弟子也就三千,相对于芸芸众生,沧海一粟而已。也就是说,能够学文只是极少数人。大部分人是根本没有资格“以文会友”的。”,那么我来问你,“君子以文会友”中的“君子”是多数人还是少数人呢?既然都是少数,那临窗兄又在试图反驳什么呢?
可见,临窗兄周裁之初,却已经走进了逻辑的死胡同。
说回来,临窗兄试图论语欺人,还是有些自信力的。尽管目光灼灼的色妞发现其中谥号纰漏,敲打一下,临窗还能摆渡一番应付回去。而段干末境界更上一层,玩的是自欺,对异议看不见听不着,走的是自闭的路子,因无知而无畏。
两大摆渡高手相较而言,我还是乐于与内心清醒的临窗切磋,而对自我麻醉的段教授敬而远之,毕竟谁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