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淡影 于 2022-5-29 13:00 编辑
端阳情怀
图/文/淡影
又是五月初五了,我静悄悄地拿着镰刀割了一束艾草挂在门口,又在屋的周围撒了一些雄黄粉,这个节日有太多的习俗,随意说一点都是诗兴盎然。下午的时候,友人发来微信视频,喊我过去包粽子,我知道,她们是借这个由头来一场家庭聚会。于是我欢喜地去了董家,先去河边采芦苇叶(包粽子用,我们家乡没有粽叶,就用芦苇叶代替),董家阿姨,在家开始清洗糯米。
许久不出来玩,河边的芦苇和菖蒲都长得很高大了,南风吹拂,丝溜溜地响着,这让我想起《诗经》里的句子,几个九零后女孩一边采芦苇叶一边笑话我:“摘个芦苇叶,你都能摘出一首诗来,读书多了就是好,不像我们天天追剧刷抖音,虚度光阴哦!”,大家笑闹一场,说话间就摘了一竹篮芦苇叶,几个人走在田间小路上,女生们一起唱:“我在红尘等你,人间等你,守繁华之外……”
等我们回来,董家阿姨已经泡好了糯米,桌子上放着一盘盘蜜枣、葡萄干、莲子、桂圆肉、红枣泥还有红豆沙,我们把芦苇叶用开水焯了一下,我负责抱九个月大的不不(董小姐姐的二娃),顺便逗默默(董小姐姐的大娃)喊我姨姨,她们几个小女生围着桌子坐着,一边八卦一边包粽子。姑娘们的手就是巧,一个个绿衣粽子包得有模有样,用红线捆着,放在盆里,看着就喜欢。
晚饭很丰盛,除了粽子,我们还买了奶茶、鸡排和鸭腿,一人两罐啤酒,一个晚上的时光,就这样在欢声笑语中度过。
“哎哟!天哪!我忘了!”
董家阿姨突然拍腿喊了一嗓子,差点没把我们给送走。
“我还买了麦窖(类似米酿的做法),今年新打的小麦做的,可甜了!”
我们几个都乐了,于是一人一勺,一大碗麦窖也被我们消灭了。说话到九点多,伙伴们都觉得累了,于是各自回家。我和董家小姑娘走在夜风清凉的路上,看着街上的灯火阑珊、店铺间人来人往的热闹,感慨着时光荏苒。当年她做学生,我辅导她语文的时候,她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如今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我们回忆起过去农家过端午的情景,家家户户包粽子、酿麦窖,邻居之间,总是要互相去送一些自家做的,婶子大娘们坐在当院里,闲话家常,纳着鞋底,谁家的桃子熟了,送来一大盘,拿井水泡了,大人孩子都纷纷拿了吃。那个年代没有智能手机没有微信,也没有催熟剂,桃子香甜,邻居之间感情亲厚,虽然天天见面,可是总有说不完的话,一家有好吃的,大家都会过去。孩子们打打闹闹,一天光景不觉就到了晚饭时间。
无忧无虑的往日情怀啊!终究还是回不去了,现在还有多少邻里温暖呢?左不过就是各自关上门,各自过各自的生活。幸好还有董家小姑娘与我的师生情谊,还有几个九零后女生的旧同事之间最纯粹的友谊在,隔三差五就来一场啤酒与烤肉相配的聚会,大家逗乐笑闹的时光是这个时代最宝贵的财富啊!
这个端午过得有味道,有情怀,三五好友聚在一起,放假不愿回家的伙伴们一起享受奶茶啤酒以及粽子带来的欢乐,这样的小美好,就是天天都有,我都乐意。
董家姑娘送我到门口,调皮的她顺走了我的那一束艾草,转身奔向灯火通明处,我淡淡一笑,空气里艾叶的清香还没散去,夜风温凉,我推门进来,带着快乐的好心情关上了与人世连接的那两扇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