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挦撦 情 与 法
查看: 1339|回复: 4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挦撦 情 与 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2-6-13 07: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昨天挦撦法与权,李元霸引申提出疑问:

"人情大于法不?
人情算法不?
礼法礼法
礼法不是法么?"


这是一个很有深度的引申与疑问。
答曰:法的条文里天然有情。法可以大于情,情也可以大于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2-6-13 07:12 |只看该作者








当我说"法的条款里"时指的是法的内部,这与制度上三权分立一芝麻一谷子关系都沾不上。《挦撦法与权》帖也明确提及"法的条文里"这个定义域,而且举例子也都是法官的审判过程,有人还是以所谓"强制"与什么"三权分立"制度加以反驳,奈何?

那种反驳都是不着调的,"法的条文里"的事情怎么可能用外部的力量去反对的呢。遇到这种不着调的,只能沉默以对。在这里略略提及,只为强调"法的条款里"这个限定范围而已,我谈 法 与 情,是在法的内部谈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2-6-13 07:13 |只看该作者








说说法>情。

法的条文千变万化,无不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

3.1   个人。法律实现它调整社会关系的目的是通过调整 个人 与 法人 来实现的,归根到底法的适用对象 是 个体。

3.2   利益。婚姻,可以根据法换算成财产,生命也可以折旧成钱款,有些罪刑则换算成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如果判罚错误则以金钱赔偿。

3.3   字面逻辑。在立案,定性,定量,结案过程中,法理的思维方式是形式逻辑。以形式逻辑形成因果关系链。这个过程唯有逻辑。


这三个维度决定了法大于情,律师,法官,公诉人热衷于抠字眼,热衷于偏向于某一方,热衷于把人的生命与自由折算成几万几十万块钱。然后踌躇满志,以为成功地办妥一个案子,浑然不知案子里有血有情有气有欲的当事人给异化成木头或者其他某种财物。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2-6-13 07:15 |只看该作者






4°  说说情>法。

法,不仅仅是法的条文,条文背后也不仅仅是形式逻辑建构的因果关系。法,是法意。孟德斯鸠的名著严复翻译成"法意",非常鲜明地传达法内含一种情意,生命之情,自由之意。"法意",现在翻译成"法的精神",也很好。法律难辩是精神,只知道抠字眼单单讲逻辑,那都是法的皮毛,法之粗杂。

法的精微,在于情。情动于法的条文,情大于法的条文,情见于法的条文,如此然后可论法,法的本质是维护生命与自由的自然习俗状态。人情受到侵犯,法律给予恢复,恢复到人所习惯的正常情态,这就是法意。

法讲利益,然而更讲情,讲义。孟子曰,何必曰利,亦仁义而已矣。啥意思呢,意思就是利中有欲,欲望含情,情感里有道义。法讲利益却不能唯利是讲,还要兼顾道义与情感。

法讲个人,但是也不能只顾一方,而是要兼顾各方。以唐山事件为例子,现在网上群情激奋,铺天盖地一边倒,这不是法的精神。法的精神要兼顾所有各方。那九个人也不能受过分的处罚,网暴那个店老板以至于人家关店歇业更是不应该。法,目的是恢复并维护一种百姓习惯的状态,这种状态符合百姓的自然情感,只维护一方并不是好的生态。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2-6-13 07:16 |只看该作者









在一个正常的社会状态中,情大于法才是唯一的政治正确。

现在法大于情,那是学西方法只学得其粗没有学到其精微。

法意,法意,法维护人之情意,才是法的本质。法的本质不唯逻辑,不唯利,不唯个人。明白此三不唯义,始可论法。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2-6-13 08:08 |只看该作者





6°    说说学习西方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有非常强大的包容性,也有非常强劲的同化能力。

佛教是冲击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一种外源异质文化,从公元500年左右大量进入中国,到公元1000年左右完全中国化,花了500年时间崇拜,学习,吸收,同化。

西方近代文明冲击中国,在1840年开始其震撼的规模与力量,至今已近200年。这200年里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吸收两个大的两个小的坚矛,两个小的坚矛是在最近十年左右折断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猜,等中国GDP世界第一之后再过50年,中国传统文化才能比较好的融合西方异质异源文化。这个脉络现在应该就可以看出来的。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2-6-13 08:31 |只看该作者
情与法本身,也有大小。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2-6-13 08:33 |只看该作者
国法(公法)大于家法(私法)
爱国(公德)大于私情(爱人)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2-6-13 08:34 |只看该作者
小法小于大情,小情小于大法。
论证完毕。
散会。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2-6-13 08:41 |只看该作者
我昨天说了,个人卖国你通过正常渠道私下为敌对势力做事,例如被抓壮丁的二鬼子们,罪名轻点儿,这是身不由己。
但是如果成立伪政权像满洲国或汪伪政    府,把航母等重大武器交付敌对势力使用,并成为屠杀工具,这就是该灭九族之大罪,十恶不赦。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2-6-13 08:46 |只看该作者

立法的时候已经充分考虑了人情的因素,所以执法的时候再回受人情的干扰。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2-6-13 08:48 |只看该作者

如果教授说的只是法律的条款,那么法与情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谁大于谁的概念。
只有在执法的时候才能体现谁的作用大于谁。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2-6-13 09:04 |只看该作者
写帖指南: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2-6-13 09:08 |只看该作者
五遍传递法目前适用于避免杠精们借题发挥满嘴跑火车。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2-6-13 09:2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法不容情,执法原则,尽可能减少执法者的自由裁量权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2-6-13 09:2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一句话胜过你长篇累牍,想不想再听一句立法中情与法的关系?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2-6-13 11:26 |只看该作者
我就笑笑不说话。

等捋的清的那个来跟你捋。

免得又安我一个巨婴的名号。



懒得举例了。
给别人开智,图啥。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2-6-13 11:40 |只看该作者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2-6-13 11:26
我就笑笑不说话。

等捋的清的那个来跟你捋。





这样藏着掖着的好吗?

现在不都是懂佛的给人家开光,懂西洋学的爱开智,有权的可开绿灯,幽默的会开玩笑……你,千万别开溜啊

马上开饭咯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2-6-13 11:41 |只看该作者





你好歹说说看,是谁能捋顺啊?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2-6-13 11:43 |只看该作者




再简化点儿,直接说吧,写得好不好?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2-6-13 11:5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6-13 11:43
再简化点儿,直接说吧,写得好不好?

好的不多,大部分扯谈。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2-6-13 11:53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6-13 07:12


当我说"法的条款里"时指的是法的内部,这与制度上三权分立一芝麻一谷子关系都沾不上。 ...

这段容易被人理解成:不小声嘟哝几句,面子上过不去。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2-6-13 11:59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6-13 11:43
再简化点儿,直接说吧,写得好不好?

谁书念得多谁捋的顺。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2-6-13 12:02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法讲个人,但是也不能只顾一方,而是要兼顾各方。以唐山事件为例子,现在网上群情激奋,铺天盖地一边倒,这不是法的精神。法的精神要兼顾所有各方。那九个人也不能受过分的处罚,网暴那个店老板以至于人家关店歇业更是不应该。法,目的是恢复并维护一种百姓习惯的状态,这种状态符合百姓的自然情感,只维护一方并不是好的生态。
----------------------------------
这段前面说得好。但是,不能过分处罚的意思,就是法不容情,不能受受舆论情绪干扰,而这恰恰基于是法理,而不是你所谓的人情。你这又弄颠倒了。
另,不能过分处罚的意思,你这么说也容易引起误会弄不好会被人抽。你这里要说清楚,不能过分处罚,不是不能在相应罪刑等级内按上线从重量刑,而是不能连基本的量刑适当都不讲,比如本来最高刑期十年,然后舆情或者政治需要,一下就来个无期;或者本来顶多十几、二十年,一下直接来个死刑,就跟以前83严打时一样。这样就是严重的背离法治精神,直接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了。而你提出要注意并克服这点,恰恰是基于法的理性精神,而不是什么人情。按人情就会胡来。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2-6-13 12:07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有非常强大的包容性,也有非常强劲的同化能力。

佛教是冲击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一种外源异质文化,从公元500年左右大量进入中国,到公元1000年左右完全中国化,花了500年时间崇拜,学习,吸收,同化。

西方近代文明冲击中国,在1840年开始其震撼的规模与力量,至今已近200年。这200年里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吸收两个大的两个小的坚矛,两个小的坚矛是在最近十年左右折断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猜,等中国GDP世界第一之后再过50年,中国传统文化才能比较好的融合西方异质异源文化。这个脉络现在应该就可以看出来的。
----------------------
这种就是人云亦云的大嘴一咧,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佛教之所以能被包容,是因为其本身非但不具备对儒道这些传统文化攻击性,反而还是从另一方面对它们的补充合流。
西方文明在今天不是被传统文化同化了,而是被我们日常生活所需求,跟传统文化根本无关。非但无关,而且今天我们日常生活享受不可或缺的西方文明同时,恰恰就是很多传统文化的绝迹消失。具体例子无数,自己没事可以经常去想想都有那些,吉本可以说无处不在。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2-6-13 12:07 |只看该作者
晨牧 发表于 2022-6-13 12:02
法讲个人,但是也不能只顾一方,而是要兼顾各方。以唐山事件为例子,现在网上群情激奋,铺天盖地一边倒,这 ...



笑死。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2-6-13 12:09 |只看该作者

笑昏古去。
知音姐都已经划了重点。
这还没明白。

有意思。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2-6-13 12:11 |只看该作者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2-6-13 12:09
笑昏古去。
知音姐都已经划了重点。
这还没明白。




笑倒在地。

捶地捶地。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2-6-13 12:13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2-6-13 12:09
笑昏古去。
知音姐都已经划了重点。
这还没明白。

你是啥都看不懂。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2-6-13 12:17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2-6-13 08:46
立法的时候已经充分考虑了人情的因素,所以执法的时候再回受人情的干扰。





琢磨不出来,"再回"是什么意思啊?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