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下标题最后一个字,忽然有一股子冲动,想点删除,或者换个字?然而,犹豫再三,还是作罢,看破不说破,沉寂是最后的声响。
回顾热点,浅诉一二。先申明,不与人争,辩,话语同好,奢求使命。
唐山打人事件,凸显的不仅仅问题本身。一,这类事情是普遍现象还是突发案例?性骚扰全国比比皆是,维权也有例可循,可惜白衣女不够聪明,和酒徒明里争执,黑衣女不够冷静,举瓶就上。需知一旦过度,事件升级不可避免。后者无非混沌裹挟一气,互有帮拽。
假使我在现场,第一时间是远避视频报警。至于为这么彪的女子出手,不值当。不为什么,因为时下缺乏侠士生存的土壤。
侠所以为侠,是武力值爆棚,如手捏蝼蚁天然立于胜利面。而冷漠的大多数是国情,没有群起的责任感,单凭一己之力想制止团伙暴力,非智者所为。打打边鼓可以看情形做些转移下暴徒注意力的事情,避免受害者伤重程度。
很多时候,见义勇为是个悲剧名词,正当防卫需要媒体热度推动,否则搞不好在司法层面捣口水不得安生。
什么时候豁出去不管不顾的干,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所珍视的亲人,明显不是这类的女子,我说的很实际,键盘侠们勿喷。
事前很简单,然而热度不下的原因,是群众对当地法治的追问,事后看很清楚了,一大波实名举报的市民,为何要赶这个节点申诉?举报无门才是根源。当然这暴露的仅是唐山。在法治相对健全的北上广,这类暴恐行为比较少见,即便有程度也可控。两厢对比,更是反映了当地法治建设的欠缺,是以,搏热点,蹭流量,扎堆举报也就不鲜见了。
拜唐山事件所赐,时下各地深夜骑警,巡逻队应运而生,笑也?非也?在法看来,啼笑皆非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