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东方安澜- 于 2022-6-18 15:00 编辑
我的解读是:文科生群体对自我更感兴趣,通过表达自己而描述世界,就像追着自己尾巴咬的猫,一生永远在寻找自我,永远看不到远方。知音版主发的“语文天花板"图片,是一个典型文科生群体的象征。
还比如,对于这个帖子题目,文科生看到会说:我知道你会放什么P。而理科生则会科学地告诉他说:你在放P前我就知道你P的化学成分。思维模式差别非常大。
不仅思维模式差别,文科生群体的智商比古人低,都退化了。
用什么为标准?当然是用在各个历史进程中受到影响最小的东西,比如文科生就比较文字水平;理科生就比较科学技术水平。
比如,古诗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而现代文人改为: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似乎朗朗上口,有才啊!
但是然而,古代诗中的"蒹葭"的意境是什么?蒹,是没有长穗的芦苇。葭,是初生的芦苇。含苞欲放初初少女啊!
把"蒹葭"改为"绿草",乍一看差不多,其实意境差远了!就像天上的云与天上的月亮之间遥远的距离,
例子太多了,都可以看到,文科生群体的智商远不如古人,唯一的能耐就是向古代向过去的历史中的好文字学习,永远学不完,永远是学生,也永远无法超越古人。
理工科群体就比古人智商高,能站在古人前辈们的肩膀上超越古人,并且一直在不断的创造和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比如圆周率都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100万亿位!
此外,理科生不仅向古代学,也向全世界学习好东西,才会有我们现在这个样子的生活。
理科生群体对外界更好奇,都是通过研究世界而理解自己,就像一直在追逐吊在眼前的胡萝卜那只兔子,一生永远在追,也许也永远追不上,但永远向前。
所以,知音的图片说明:文科生群体的智商远不如古人,往回退化。而理科生群体的智商比古人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