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成一个小帖,题为"关于安倍之死,海盗对尤美1胜2平3负暂时落后"。海盗跟帖说:
"我挣的不是输赢,而是对错。"
这句话好像很有道理哎,海盗必自我感觉良好。接下来又说:
"问题应该这么问,海盗错了么?"
既然海盗喜欢追问对错,那么,我就勉为其难回答这个提问:
海盗君,错到根子上燎。
……要知道自己为什么错燎,谨以最近的安倍遇刺案为例子。
安倍遇刺身亡,在中国老百姓心上激起一些波澜,有笑,有哭,有默哀,有吵闹。这个事情的实质是民族情感,安倍意外遇刺身亡激发起老百姓心底深处的情感。这是本质。本质是情感。
情感,有一部分是可以用语言明确表达的,有更深层次的部分是无法言传的,只能意会,无法言表。
每当有人挑出各种争议性的话题,设计各种情景冲突,激化各种情绪,海盗君的根本错误在于:孜孜不倦跟帖,竭尽全力辩论,试图在不可言说的情感里分出对与错。知道不知道呢,情感不分对错,只论亲疏,只论深浅。在不可分对错的事情上强分对错,错亦莫大矣。该怎么办?
最好的做法有二:
一是写主帖,把可以语言表达的部分明确表达出来,说清能说清楚的;
不要跟春江潮水似的以为这个建议很搞笑,"中央台全天24小时不间断,影响质量不?"当然影响,车轱辘一样重复滚动播报。连中央台重复一天话题都会落到不新鲜的地步,跟帖十年会是什么观感呢?所以说,要写主帖。
第二,不能说清的就存而不辩不议,保持沉默,此时无声胜有声。如果在说不清的情感上喋喋不休,那是挑衅,是试探辩论对手与围观者的人心与人性,这行为非常不厚道的。
尤其当有些人比如尤美甚至以这种辩论为"享受乐趣"时,越与其辩论,他或者她们越乐不可支,因为他或她的这种乐趣已经完全脱离了中级趣味,要么超凡入圣,要么低到尘埃。
辩论不再是寻求真理与解决方法,而是有可能落入彼此单纯挑逗,互相挑拨,甚至循环挑衅。只要有人围观就是他或她的胜利,有人若受此情绪熬煎,那简直就是彻底胜利。
当试着跳出这个模式时,连尤美都会觉得"没啥意思"。为什么互相辩论就"享受乐趣",自己沉下心来捋一捋就"没啥意思"呢?可见主要还是要有人围观,自己闷头捋一捋,围观者稀,就"没啥意思"起来。写主帖,沉下心来才发现有些地方难以下笔。就是这些地方会盖三千层楼还没有完,就是争十年仍然会是烂尾楼。难不成争着盖烂尾楼是"享受乐趣"么?
……
所以最后重复:对纷纷扬扬的说不清说不完的假设性论题,能憋住不?憋住,就不错。憋不住,写主帖,也不孬。
什么是假设性话题?打个比方吧,出一道简单的填空题:
(…)+(…)=2
这两个括弧能填完么?这是填不完的坑。有无穷无尽的正确填法,无论怎么自以为正确,都难以阻止别人給出不同填法,无论給出多少不同的填法,仍然是不完全的。
假设性话题就是这样子的。无底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