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看到一个视频,复旦大学的王教授在吹嘘他会算卦,还说他算得还挺准的。复旦大学有我的高中同学认识王教授,说起王教授追着给人算卦这事儿来,都哈哈大笑,说是肯定比不上我准。打开王教授的专辑,又观摩十来个相关的视频,发现王教授读的算卦书主要是三本,而这三本其实是各成一家之言的,給他读得混淆起来,自然容易乱自家方寸迷人家耳目。
还是古一些的书读起来舒畅。古人未必比今人高明,因为今天的生活方式与环境百倍复杂于昔日,古人临歧路而哭,碰到当下环境恐怕会哭到气绝。然而正因为古人的环境相对简单,所以他们的书更直接根本,反而有举重若轻之美。
手头读的一本子平法,是王教授反复推荐的三本里的根本。另外两本都没有读过,一本是这个母本的新角度阐释,一本是通俗版。书事和人事都是这样的发展脉络,同一本书,同一件事,总会发展出不同角度的解释,最终同归于凡俗。凡俗之口说一件事,凡俗之眼读一本书,听起来都比当事人与原作者更头头是道更深入浅出。然而,根本就是根本,经典毕竟是经典,它的根更深,主干更不蔓不枝。后来的新版本乃至通俗版只不过增加一些枝叶。
好多年好多年不再给自己算卦,給自己算卦还是谈恋爱时候的事儿,孩子们启蒙时又算过,算算孩子开蒙的好日子。现在又有心动,想试一卦,一是与旧我印证,一是前几天跑步划伤胳膊肘,想看看当下。
自己的身体不但要保护好,而且要保养好,这是现代科学。按照古代科学,金白水清之质,突遭燥木寒石剋破,其中因果,宜详审细思。又一起看过一遍家人们的八字,连已经过世的公公的也再加参详。
天道运而万物成。早先给自己起卦,净算自己什么时候成家,郎君体貌如何,孩子的学堂,以及工作上的升迁。现在呢,但心存格局与气象而已,不再雕琢细节以求证什么,细节皆取决于自己的心行与力行。是故夫君什么也没问及,我也没有什么想多说的,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卦象依人,先有人然后有卦,求卦象不如求人心,求人心不如求身体力行。
人,存在于时间之中。人,在时间中展开自我。极物之真而守其本,事事勤谨,心心和缓,把握时间的质感,这就是生活。诗曰:
卦象晴明地达天
参差世事满流年
心惊秋意飘如雨
且画同人立彩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