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花中的花说要控制脂肪的摄入量,这个我是同意的。但是如何控制呢?说"一天吃莲子那么大的猪油",把脂肪摄入量当一个固定常数,恕我不敢苟同。原来所说的一天吃"一鼠标荤",把肉食摄入量也固化成一个常量,也敬谢不敏。
因为这很难,简直没有什么办法把摄入量固定化精准化。比如说:
一个人一天消耗2000卡热量,另一个人日消耗6000卡路里,让他们都去吃一鼠标肉,一莲子脂肪,显然是不行的;
一个人生活在冬天的俄罗斯,一个人生活在海南岛,他们能消耗一样的热量么?能摄入一个固定的常量么?显然是不行的。
一个人喜欢甜食,一个人作菜不加一粒糖,他们可能摄入同一个量么,一莲子一鼠标不可能同时适合这俩人。
退一万步来讲,即便三文鱼,秋刀鱼,西冷牛排,诸如此类的美味也含有不低的脂肪,而且正是因为其本身的脂肪才使它们味更美,而煎烤牛排和秋刀鱼更需要额外数量的脂肪,远不是几个莲子可以衡量的。
……
可见脂肪摄入量并不是一个常数,实际上那只能是一个比例数,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具体能量消耗来确定一个相对比例。这个数量比例是变化的,但是在一定时段内又基本上是总量平衡的。以上仅仅从营养角度论饮食,固定量,常数化地摄入某种食物是很难合乎实际需要的。
何况饮食不仅仅讲究营养。它还讲究"味儿"。有的菜不多放一些油它就不出味儿,有些菜不过油它就没有型,有些菜不经油炸它就颜色不好看,有些菜需要用油的高温迅速裹封住内部的汁水才滑嫩可口……一莲子油无法做菜。
更广而言之,饮食还是一种社交,一种娱乐,一种人情世故,需要众口尽可调。这种场合当然要主遂客意,全心全意使客人愉快。总不能有人喜欢是东坡肉,作为主人我只給夹一莲子吧?有人喜欢吃天妇罗,总不能不用油炸改成水煮吧?……那是不成体统的。
从营养,味道,饮食文化各个角度,都难以做到"每天一莲子"的常数摄入量。怎么办?只有动态平衡呗。日常灵活就餐,总量可控,足矣。以"一莲子"之教条尽毁一桌的人伦之乐,吾不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