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2-11-13 08:55 编辑
谁是六星最可爱的人?
是情感热线主持人知音小姐姐吗?嗯,在“六星”之后加上“杂谈”,这个答案没毛病。
是紫晶、色妞吗?不,不,咱不能因为这俩妞盘子足够靓,就满嘴跑火车不是?——公某不是下半身思考动物,这句必须斩钉截铁地说。那么,一定是出资人魏老板喽?这么说吧,魏老师闻听此言,脸一红,两手摆个不停,俺不是,俺不是,你可不能害俺啊!
小伙伴们不妨扳着手指和脚趾数数,在六星所有动物们中,最可爱的人究竟花落谁家呢?
想不出,没头绪?摆不平,理还乱?那就且听公某道来。
前晌,隔壁老王,不,王幼君先生,在被六星一帮大姑娘小媳妇们俄罗斯轮盘赌,不,不(那会要命滴),车轮战促膝谈心的重大背景毫无关系之下,一个没搂住,就大为光火起来:混蛋逻辑!
事情的起因是,这位老兄的孙子小胖所在的学校不再公布学生成绩排名,理由是,“教育局不让排名次,怕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公某回帖安慰,老兄似乎余怒未消,但还是相当客气,先上茶,才回话:
先问好,再说事儿。
教育局这是干嘛呀?也让孩子们吃大锅饭吗?吃饱混天黑吗?
没有比较,没有名次,就没有动力没有斗志。拉不开距离,只能是混日子。
看到这几个问题,公某“毁”人不倦的毛病又发作了。下面这些回复,如果你认为是说教,大可略去。
这个事情说来复杂,大意有几条。
1)分数不是衡量一个学生的唯一尺度,前苏联始终没有脱离一线教学的教育家、通讯院士苏霍姆林斯基就特别强调这一点。
2)需要小心呵护孩子的自尊和自信,西方教育理论特别注重这一条。
3)孩子有不同的类型,有的不适合读书,但仍然可以是其它方面的人才。
4)任何类型的孩子都应该快乐成长,培养人格与身心均健康发展的和谐的人(才是要旨——回帖遗漏)。
不公布分数(可以获知个人各科分数),首先是保护后进孩子的自尊自信,也不给普通孩子增加压力。
公布荣誉榜单同样可以激励学生的进取心。
----------------
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确实有优点。特别是中小学阶段,可以让孩子打下扎实的基础。
但正所谓有一利必有一弊。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主要表现在,孩子在最应该无忧无虑快乐成长的儿童少年阶段被“剥夺”了快乐,也就不可避免地影响身心健康。
而过于看重分数,很容易往书呆子方向发展——成为很好的解题机器,却不是解决人生现实问题的强者。
绝大多数孩子的未来还是普通人,而不是专家、学者,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足够的生活能力等远比中小学的成绩多么完美有意义。因此而失去快乐的童年尤其得不偿失。
另外,与国外的教育相比,就是那些进入研究领域者,中国扎实的基础教育也并没有显示优势。
总之,我个人意见,基础教育向西方学习(高等教育更是),还是很有必要的。
次日,公某才发现,对上述逆耳言辞,这位仁兄虚怀若谷,心态开放。他的回复就不提了,首先是其境界值得推崇。
重点来了。为招呼四面八方各路神仙,整天介忙得陀螺一般的阿庆嫂知音,也加入了这场讨论:
“这个转型转不好的话就夹生了。”
【公某回复】这个担忧也有一定道理。中国这么大,各地区发展差异很大,教师队伍难免参差不齐。而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六星论坛最重要的人是金豆豆们,他们才是未来中国人精神面貌的最主要塑造者。
不过,也不必悲观。转型期有一个过程不假,总的来看,事情只会向好发展。
最近一段时间,我和老婆晚饭时的固定节目是看油管上两位大学毕业生自驾游。
一个深刻印象是,他们这代大学生素质已经有了明显提高。不仅仅表现在良好的教养,乐观处事,乐于助人,环境保护意识等,在遇到挫折和未能得到满意服务时那种通达心态,尤其值得嘉许。
一句话,我看好中国年轻一代,这也是看好中国未来的主要依据之一。
行文至此,答案也就揭晓了:金豆豆们才是六星最可爱的人!
就这样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