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23-1-5 17:11 编辑
前言:二花顽皮的时候,会找人胡乱杠,我其实都看惯了的。但,怎么跟公理力杠上了?初始有点莫名其妙,再仔细查找蛛丝马迹:好吧,公理力,行文咬文嚼字就不说了,你那帖子标题咋想的?明明文不对题嘛,活该遭人怨怼,不值得同情,哈!
正文:
先说一桩公案:关于孔老夫子的“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解说这桩公案前,想起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有人认为“女”字,是“汝”的通假,不是指“女性”。而朱熹在《论语集注》将“女子”解读为“臣妾”,即:家里的女仆。当然了,现代更多的,还是停留在字面——成为抨击女性的佐证。甚至有人说,是孔子受“南子”之辱后,情绪忽而失控之言——口不择言?好像也说得过去。人无完人,孰能无过!
“清风”随意解读,其实无妨。万千听众姑妄听之,姑妄信之。谁能把孔夫子从坟墓挖出来?
就各说各话吧。反正公有理,婆也有理。
至于女性因字面解读愤而暴走,共性和共情效果是能够理解的。但,由此将男性和女性对立起来,相互指责口臭、腋臭、脚丫子臭,甚至打呼噜等,其实大可不必——上帝造这两种物种,是相生相克、相互成就,而不是彼此拆台,打个你死我活的。而况女性的社会地位,也不是孔夫子说了算的,须与文明的发展相关。
说到这里,再解读一个字:作。网络流行词,装、做作、矫情等的意思。
从词性而言,“作”,该是中性词,对某种言行的归类吧。但,出现的最初,和很多人使用时,其实是捎带贬义的。可以理解为:脾气不太好伺候,瞎折腾、胡闹腾,借题发挥,无端生事,胡搅蛮缠等。
什么样的女人最受欢迎?答案:好女人。能干,柔情,体贴,宽厚,隐忍,勤劳,贤惠,聪慧,懂事……想啥呢,上帝是你家亲戚,给你量身打造一枚?这么完美无缺的女人,你何德何能消受得起?青天白日梦吧!
来,来,教你认识真正的女人:
相对于男人的理性,女人大多趋于感性——光有理性行吗?生活平静无波,一板一眼,毫无情趣可言,20岁、30岁、40岁,都活成了70、80岁的样子。所以,需要感性来平衡,来达成某种共识,日子才有滋有味。有默契的夫妻综合表现出来,比理性更感性,比感性更理性,游刃有余应对很多复杂情况。
理解了女人的天性之一——感性,或许就能理解这个字:作。
小孩子多是“作”的,“人来疯”、“哗众取宠”求关注。越大越趋于社会化,男人的“作”性,有意无意被打磨掉了,女人的“作”却或多或少保留着,“女汉子”不在此列。这,才是社会现状。(题外话,随着经济、社会地位提升,会不会影响女性的这种现状,还不好一概而论。)
对女人而言,使小性子,绕弯子,闹别扭,是常态化表达。不是有句歌词这么唱么,“我知道这样不好,也知道你的爱只能那么少,我只有不停地要,要到你想逃……”瞧,这才是“作”(没事找事,无理取闹)的真实意思:求关爱,求重视。
若你懂了女人的小心思,生活情趣自是处处在。想想看吧,女人能“作”,无非是仗着有爱,撒娇耍赖窝里横,如此,“作”一辈子又怎样?还能作天作地作到哪里?爱她,宠她,看她作,难道不是另一种怡情?
若是嫌弃女人的“作”性,并以所谓孔老夫子言,“女子难养”——“近之不逊,远则怨”贬损,渐渐冷了女人的心肠,大不了一拍两散,或者一个屋檐下的两个陌生人。谁又能讨了好去?
从前看过个笑话,说,有男人显摆妻子里外一把手,从不让他操心操劳,结果别人嗤之以鼻说,这种女人有个专属名称,叫:寡妇。
是的呢,哪个女人对爱不自私不奢望?基本而言,对另一方失望到绝望,女人变得独立而坚强了。
从前的从前,有个美眉总结说:坏脾气的女人都是不幸福的。看见这句话的我,着实吓了一跳——我是经常被指脾气不好的,好在先生赶紧安慰,说你那不是“坏脾气”,是“小脾气”,顶多算“窝里横”,不伤大雅的。好像也有道理,说我不幸福,谁信呢?连我自己都不信,是吧。
怎样算好脾气?妻弱夫恣肆的,慈母多败儿的,又如何担得起“好女人”这称谓?
故而,矫情就矫情吧,又无关贤良淑德。能“作”是福——假如有这么个人,连你的矫揉造作也稀罕了,那就只能愉快地陪他一辈子了。
那句话怎么说来的?“你若对我好,我便作你到老”,好像挺值得憧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