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你能指望谁?
查看: 719|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能指望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3-1-15 20:4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23-1-15 20:47 编辑

   
    前几天我曾经说过我认识的一位大学教授和夫人的事情。很早以前,这个教授是我岳父的学生,是一个热情澎湃的鲜族人,姓J。我岳父过去之后,他接过了这所大学金属铸造专业实验室研究的事业。


    早些年,经常会在岳父家看到他。岳父喝酒属于那种完全兴致所然的那种。也不需要下酒菜,酒就放在他书柜里,高兴了就坐过去拎过来,倒上一盅估计能有一两半的样子,一仰头干了。老爷子不算太能喝,但是喜欢喝而已,他的五个女婿里,唯有我和三连襟算是有点酒量的,逢年过节的时候,一定是要陪着老爷子干掉一瓶高度白酒的。那会儿主要喝尖庄,泸州老窖,西凤,董酒,黄鹤楼之类的。不能不说,老爷子喜欢好酒。


    J老师来看岳父,岳父就拿出两个杯子,一人一杯,两个单人沙发,中间隔着个小茶几,酒就这么放在两边。然后两个人说专业的事情,事情说完了,杯中酒也见底了。三姨姐居家,盯的很紧,多一口都不会给岳父。因为那会儿岳父严重的类风湿导致的手脚关节全部变形,连研究生的论文评语都写不了。于是我若干次被他抓了壮丁,他说我写,然后他努力的签上他的名字。


    岳父故去后,J老师夫妇也经常来看望岳母。


    再后来,院里调整住房,岳母他们从教授小楼搬了出来,学校给了一套三居室当时很好的房子。而J老师夫妇也因为J老师的升职而住进了教授小楼。


    后来偶尔听到一些他们的消息,他退休之后和夫人的日子并不太好过。一儿一女,儿子在韩国,女儿在日本。基本一两年也见不到一次,后来两孩子成了家,也有了自己的娃,想回来那就更难了。后来的一天听说,J老师的夫人双目失明,连楼梯也爬不了,有时候就在一楼的地上爬,听了之后心里不是滋味。而那会儿J老师的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所以那种相依为命的状态也是很难的。夫人在双目失明的第二年故去了。然后J老师就一个人守着偌大的房子,再后来出现了腔梗。孩子们回来之后治疗了一段时间,没办法把他送进了养老院。没想到没挨过这个冬天,在十二月份故去了,享年86岁。

    也许是自己也上了年纪,偶尔也会觉得儿女们是不是有点过分,一个也不在身边,结果老人孤苦的在养老院发病之后,马上就医治无效撒手而去。


    今天又听说了另外一个事情。这对老夫妻是搞文艺的。八十五的老爷子,是京剧团的二胡,而且嗓子也好,唱功了得,字正腔圆。人我是见过,真不像八十多岁的人。他夫人七十五六吧,原来是歌舞团的女高。就这个年纪,唱大歌依然不在话下,激昂嘹亮。


    老爷子十二月初说是出去做核酸感染了。然后就住进了医院,在医院二十多天,基本控制住了。儿女们把他送回了这边的家。结果一周前并发症出现,很快就不治。


    他们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在香港,真的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剩下的儿女在身边。没想到的是老人病危的时候,电话给儿子,女儿,儿子四个多小时才赶过来。女儿更过分,说是在外面聚餐,磨蹭到下午来了。老人就这么走了。


    据说整个后事都是热心的邻居帮助料理的。


    人到了晚年真的是很难,很凄凉,也很无奈。能指望谁?!也许只能是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但是,只要走掉一个,剩下的那个就真的很难。


    也不能一味的去指责孩子们不孝云云,最好的办法只能是靠自己。实在靠不住了那只能听天由命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3-1-15 20:52 |只看该作者
那天抖音啊,连着给我推送了两个老人老无所依的影片

不过那是农村低收入人群,没想到高知人群也这么惨

我们姐妹四人,反正我想好了,老人乐意跟谁就跟谁,跟别人我出钱,跟我,我出力

自己也养着后代,可不能干那些天打雷劈的事情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3-1-15 20:55 |只看该作者
琴韵蝶雨 发表于 2023-1-15 20:52
那天抖音啊,连着给我推送了两个老人老无所依的影片

不过那是农村低收入人群,没想到高知人群也这么惨

      其实到了晚年基本都一个样,真的,还有更惨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3-1-15 20:58 |只看该作者
闲散之人 发表于 2023-1-15 20:55
其实到了晚年基本都一个样,真的,还有更惨的。

我妈妈手里有几万元,那天跟我说,你用不用,要不你先拿着用吧

我说我不要,你拿着,千万别跟别人说了,回头谁送终,钱给谁

我啊,以后,才不做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父母,我手里得留点钱

最后指望谁,就给谁 ,鬼知道哪块云朵会下雨啊,活多大不重要,有尊严很重要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3-1-15 20:59 |只看该作者

所以说,要老的慢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3-1-15 21:03 |只看该作者
古语:父母在不远游,这是说的孝道。而现代文明讲的是个体独立,个体独立有进步意义,但也滋生了糟粕。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3-1-15 21:06 |只看该作者
我们要记住一点,那就是父母现在的状况就是未来我们的状况。我们对父母不孝,自己老了就不要指望儿女对自己尽孝。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3-1-15 21:07 |只看该作者

社会老龄化越来越严重,需要呼吁建立健社会全福利机构,减轻独生子女们的负担。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3-1-15 21:08 |只看该作者
自己对父母咋样?儿女会看在眼里,做好榜样。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3-1-16 09:07 |只看该作者
很现实的话题。。。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3-1-17 00:2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无论多么长寿,总有老的那天。我觉得真到了那时候突发疾病离去最好,千万别不能自理承受痛苦还给儿女压力。看明白未来,从现在起就对自己好一些。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3-1-17 01:22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3-1-15 21:07
社会老龄化越来越严重,需要呼吁建立健社会全福利机构,减轻独生子女们的负担。

搞计划生育时,宣传口号是:只生一个好,国家来养老。到了要兑现时:国家来养老?哈哈,你们自己搞。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3-1-17 01:5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再折长亭柳 于 2023-1-17 02:09 编辑
琴韵蝶雨 发表于 2023-1-15 20:52
那天抖音啊,连着给我推送了两个老人老无所依的影片

不过那是农村低收入人群,没想到高知人群也这么惨

高知的子女,很多都出国了,或者考到外地大学留在外地工作了。我父母所在单位是一个科研单位,住房分配行政干部按级别和资历,科研人员按职称和工龄,我父亲是当年筹建时从部队派来的,算资历老的,因此,我家搬了几次,都是与高知家庭做邻居的,因此,比较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
               
      与我父母同辈的那些高知,确实晚年生活惨淡,大多都是儿女出国或高考去了外地,不在身边。而行政干部、试验工厂工人们的家庭里,由于儿女大多数都是当年参军复员、顶职就业的,都在身边,有所照顾。

       我的同学,去了美国,哥哥考去了上海,她父母就是没人照顾;我家楼上的刘会计,后来是财务总监,老公是院士兼科研所长,去世了,儿女都在国外,她一个人守着空房,上海人,不会做饭,腿脚利索时,常来我妈妈家搭伙,早餐她去买牛奶面包,顺带有时买些食材,中午晚上就来我妈妈家吃饭,我在天气好的周末,或到了摘草莓、橘子、桑葚的时节,会去接妈妈到郊区玩玩,吃吃农家菜,也会带上她,因为我记得小时候,她家夫妇每到初一,都会来我家拜年。现在,她80多岁了,我不敢带她一起去了。

    还有一位老专家婆婆,90岁了还在写论文,常来我妈家打麻将的,前几年去世了,死后几天,才被邻居觉得异常,报保卫处来人发现,儿女七个,只有一个儿媳次日赶过来了。

    我家兄妹三个,虽然只有我在武汉,但妹妹都曾在武汉工作过,后来才调去外地。我父亲住院两年,她们也曾请假回来轮流陪护,父亲去世后,前来祭奠的人、车进进出出忙了三天,出殡时,除了老爷子的生前好友、同事,我们兄妹三个的朋友挤满了殡仪馆告别大厅。而高知们去世了,大多是单位一纸讣告,老干办来几个人帮着把后事了了,静悄悄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3-1-17 23:35 |只看该作者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3-1-17 01:56
高知的子女,很多都出国了,或者考到外地大学留在外地工作了。我父母所在单位是一个科研单位, ...

回复了这么多啊

容我小人心一次好不好

对老人冷漠的子女,是不是这个家庭的家风家教出了问题

比如说,老人本身对他们的上一代不孝顺,没有留下好榜样

比如说,过分的宠溺,没让孩子学会担当和分享

当然多子女家庭,也会出现个体差异,有好的,有不好的

中国人讲究养儿防老,先不说吃点啥,喝点啥,走的时候,没人陪伴,该是多荒凉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3-1-18 09:00 |只看该作者
琴韵蝶雨 发表于 2023-1-17 23:35
回复了这么多啊

容我小人心一次好不好

    我觉得你说的是有道理的,虽然“父母在不远游”的说法有点苛刻,但是,我觉得至少得有一个人在老去的父母身边陪着他们慢慢变老,这个我实在体会太深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3-1-18 09:3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3-1-18 09:36 编辑

儿女在身边,死的时候也没人陪伴。所有人都是孤零零的独自死去。死神一般是突然降临。谁能天天,时时刻刻的陪着一个将死之人?呵呵。做好万全准备,在儿女环绕注视下,慢慢的,从容幸福的合眼,那是影视剧里的场景。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