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徐公孰 于 2023-5-21 10:55 编辑
一,“子路不悦,夫子矢之。”
孔子这个人一贯都是挺平和的,别人指出他的错误都能虚心接受,遇到别人误解并不会急得发誓赌咒。“子路不悦,夫子矢之。”孔子见子路不高兴,没有发誓赌咒,只直言直语相告事情经过,直接再解释一遍:“吾向为弗见,见之礼答焉。”
矢,直话直说也。这种用法古代常见,如“皋陶矢厥谟”。
举两个例子
❶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
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
面对别人的批评,孔子虚心老实。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❷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学诗乎?'
对曰:‘未也'。
‘不学诗,无以言。'
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学礼乎?'
对曰:‘未也'。
‘不学礼,无以立。'
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面对弟子的误解,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以上说明,孔子不是动辄赌咒发誓的脾气。那时候可没有红袖与六星论坛,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