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说两点:一是小说语言真不行;一是叙事不行。
语言不行,我第一遍是跳读,略知梗概,没有读完。后来看到有人说梁老语言功夫真好,怀疑自己走眼,又回头看,那是真乱,不成小说句子。后来看见梁老自己打补丁,说“构思并不是关于爱情,也不是要写小说”,乃知梁老是个诚实人。又知梁老假装自己很忙,不回应那些说“语言功夫好”的人,是借給他们一头驴下坡圆场。
之所以坦率地提这一条,主要是給想同题的同学说,不管是不是写小说的料,不管有没有写小说的料,写出来,街头巷尾议一议论一论,乃始为小说。小说是嚼舌头嚼出来的,不是一个人闷头憋的。
梁老闷头憋,不如看看跟帖回帖,打个补丁更活泛。虽然我没有读过王朔也没有读过王小波的小说,凭耳食还是能依稀判定梁老的叙事中二王毒颇深,《糖纸国》模仿二王笔意,欲解构政委家的家教与爱情观。不料却硬憋成一篇虎头蛇尾的文章:政委家的基调建构偏失,后面的解构就缺力道;王慧的爱情,明显形似王朔之痞……那都不是爱情,顶多是隐喻或者影射。到头来,四不像,既不像爱情,也不像欲隐喻的事物,只好打个补丁,直发牢骚,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