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知音 于 2023-7-28 12:52 编辑
哈尔滨向西100公里,有一条拉林河,只因为拉林河年年发大水,河两岸的村庄就是泥洼国。拉林河还是省界,河东侧是黑龙江省,河西侧是吉林省。
因为隔着一条河,河上这一段没有桥,河西河东分为两个世界,河东的姑娘不愿意嫁河西、河西的姑娘不愿意嫁河东,也有特例,那就是嫁不出去了。
靠山屯不在泥洼国里,距离泥洼国里的一个泥洼屯也就2公里,别小瞧这两公里的距离,那可是展示文明差距的距离。
泥洼屯的耕地都在河边,靠山屯的耕地都在平原。
靠山屯地势高,泥洼国地势低。
靠山屯的姑娘穿的好,泥洼屯的姑娘穿的破。
靠山屯的娃子上学的多,泥洼屯的娃子都不上学。
靠山屯的老丫是个姑娘,她家穷,穷的啥样呢?就是家里没地方睡觉,常年在别人家睡觉的那种。
老丫家里三男三女6个孩子,老丫是最小的宝贝疙瘩。
父亲是牛倌,有一次在放牛的时候突发心脏病去世了。
大哥一脸的红斑,现在知道叫“血管瘤”,但是除了有碍观感之外并无大碍,一直不耽误成长和干活。
二哥正常,还挺会唱歌。
三哥生来浑身长疮,也没有得到好好医治,15岁的时候就夭折了。
大姐正常,嫁到附近这个泥洼屯。
二姐从小不正常,慢慢的演化成了精神分裂症,嫁到泥洼屯又被婆家给休了。
老丫正常,也不正常。
老丫的不正常就是懒、还馋,养了一身的肉,上学上课就睡觉,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
在18岁的时候,老丫在去泥洼屯她大姐家玩的时候,自己搞了一个对象。
小伙子一表人才,家里独子,母亲是远近闻名的厉害角色。
泥洼屯的小伙子以找靠山屯的姑娘为荣,老丫到了那里也成明星了。
据传,刚结婚那阵穿个大红裙子在泥洼屯里大街上一走,很拉风。
可惜好景不长,老丫的婆婆终于忍不了老丫的懒和馋,活生生的棒打鸳鸯,拆散了老丫的婚姻,此时有了一个女儿叫老铁。
俗话说有剩男无剩女,何况是泥洼屯的男、靠山屯的女。
那个男的再也没娶上媳妇,老丫却带着1岁多的女儿,嫁到的河西的另一个泥洼屯。
据老丫的妈妈讲,这个男人比上一个帅:大个儿、大眼睛、高鼻梁……
嫁到河西之后,老丫又生了一个儿子。
一晃儿,老丫的女儿老铁长大了,这个女孩虽然也没读书,却不满足于河东河西,十几岁就去哈尔滨打工了。
几年之后,老铁在哈尔滨服装一条街弄了一个摊位,开始赚钱了。
她赚了钱第一件事就是把她妈妈老丫从河西那个泥洼屯,接到了姥姥家靠山屯。
后面生的那个男孩就仍在男方家了,从此断了联系。
又过了几年,老铁生小孩了,老丫去哈尔滨给女儿看小孩。
住进城市后的老丫,摇身一变,穿着雪白的衬衫,似美少妇一样。
此时,老丫的那个初婚的前夫也走出了村子去哈尔滨工地上打工了。
两人见面恍如隔世,却又旧情复发,在女儿的撮合下又在一起了。
这是个感人的故事,然而,命运哪有那么仁慈,
在一次施工作业中,前夫从高高手脚架上摔了下来……
工地赔给留给老丫一大笔钱。
现在,无论是靠山屯还是泥洼屯,年轻人越来越少了,他们的故事也越来越少了。
民风还是没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