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23-9-14 14:21 编辑
我没啥“见”,哈,就是胡乱猜个可能。万一,我说万一,竟然猜对了呢?我们四川有句俗话,叫:缺牙巴咬虱子。机会微乎其微,不代表绝对没有。
关于故事, 我是这么想的:承租的跟收租的面上讨价还价,一边却在内心深处吐槽现状(这是很多人能想到或已干过的事儿)。他的心理活动大体是这样的:劳资要是有点本事儿(识文断字),还在意这破地上几担租子不成?劳资连田都不稀得种了(管它有没有角,还是有几个角,甚至连田都没有,跟劳资有球相干)。
由此可见,这句的初始涵义,不在于研究田到底几只角,单纯表达某种愤懑或无奈的语气罢,只不过囿于种田人身份故而落实在田间地头的题面,说不出类似“仰天大笑出门去”之类。毕竟很多农民的眼里,皇帝用着金锄头——眼界决定。
想起那首著名的《上邪》,用了几件不能发生的事赌咒发誓,无非是表达一个“心意坚决”态度,后世人真要追究分手与否跟山、江水等等相关吗?相关在哪里呢?山会不会没有棱角?江水会不会干涸?天地会不会重回混沌……岂不是搞笑?
也类似子见南子之后,面对学生的质疑,急眼跳脚发誓说:我要干了什么,天地都厌弃我。不过是个发誓的套话而已。若是掰细了分析:天能做出各种厌弃之行吗?为嘛会厌弃?一个凡夫俗子,值得天厌弃吗?如此等等,是不是也挺搞笑的?
凑个热闹,也丢个思路在。各位,有没有一点点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