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国学堂 【梦回故乡】云里去风里来
查看: 25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梦回故乡】云里去风里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3-9-17 19: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一
  2011年国庆节期间,我在四川成都、乐山一带出差,考虑到久病的二叔(继父)可能捱不了多长时间了,决定带妻儿回重庆市开州区岳溪镇山乡老家探望父母,并正式改口叫“二叔”为“爸爸”。
  妻儿从沈阳直飞重庆,我坐火车从成都到重庆与邻家女孩和岩哥会合。几经周折,2011年国庆节这天下午,当我们从岳溪镇上搭摩托车风风火火往山上老家赶时,碰巧遇到流动着的浓雾。
  摩托车在云雾里穿梭,生在加格达奇、长在哈尔滨和沈阳两地、当年不到11岁的岩哥眼界大开、颇为惊奇,连呼进入人间仙景,并且不止感慨:“我怎么觉得自己像孙悟空一样,怎么有腾云驾雾的感觉呢?”
  雾,是故乡的精灵,几乎无处不在。除了偶尔缺席,几乎每天都能见到雾的倩影,温柔,活泼,飘逸,浪漫,如梦如幻,如诗如歌。
  如果雾也分雌雄,我宁愿将其归类为前者,温顺、温和、温润,柔顺、柔和、柔润。
  我曾这样描绘和定位雾和故乡的关系:云上故乡——云彩在村口,民居在雾头,人在雾中走,画在雾中游。
  起雾的日子,站在老家地势稍高、视野开阔、一道接一道的山梁上,只见乳白色的浓雾像长了脚的精灵,轻柔地从河谷地带出发,顺着山势,借着风势,自成气势,快速地往上蔓延,一眨眼的工夫,便把散落在山坡上的院落和梯田吞噬其中、了无踪迹。
  当然,更多时候,故乡的雾是柔和的,是轻灵的,流动的速度也是缓慢的。尤其是没风日子,纯白的雾像是安静的天使,静静地挂在山头、长在屋头、悬在村头,像散开的棉花糖一样,即便不去品尝,只需看上一眼,心头就会觉得甜蜜和敞亮。
  曾经现场目睹峨眉、华山、黄山的云海,也曾坐缆车如大侠一般在名川名山的云雾间穿梭,但相对而言,我还是更喜欢故乡的雾,更怀念浓雾庇护下的山村山野。



  二
  我承认,对故乡雾的喜爱和怀念,确实只是当下的想法。小时候,我讨厌浓雾,也吃尽了在浓雾里赶夜路的苦头。
  那时的雾,浓得出奇,化不开,推不动,能见度不足一米或者更短,两个相向而行的人,碰撞在一起毫不稀奇,甚至连汽车的雾灯也无法穿透雾的屏障。
  行走在这样的浓雾里,会有一种强烈的压抑感。
  这样的雾,像一道无形的枷锁,如一层密不透风的巨型外罩,压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故乡的雾就是这样,若有若无,或浓或淡,犹如来无影去无踪的智者,默默地告诉世人:爱恨无常,永恒不在;所谓恩怨情仇,不过是一时的感悟或期许罢了;唯有自我的清醒,内心的平静,才是灵魂涅槃和心境平和的不二法则。




  三
  但凡在川渝生活过的朋友都会知道,与雾相生相伴的,是风雨雷电,是永远无法准确预知预告的多变天气。
  每每进入春夏之交,或是盛夏里,雾是山乡的常客,而没有由头、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风雨雷电也总是让人猝不及防。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故乡的风雨雷电,我认为“刚烈”最合适不过了。
  故乡的风雨是相伴而生的,往往是风吹雨落、风生雨起、风停雨歇。
  特别是下暴雨时,雨如瓢泼,风如狼嚎,一个比一个狂暴粗野,一个比一个肆无忌惮,一个比一个势不可挡。
  小时候,害怕暴雨,每每大雨倾盆,往往吓得不敢出声。
  大人们也怕,经常看到他们拿出一个木制洗脚盆,倒扣在地坝上,抡起宰猪草的刀,狠狠地剁在上面,说是要吓走暴雨。
  当然,儿时最怕的还不是暴雨,而是雷电。
  雷雨时节,听着沉闷或清脆的惊雷,看着比电焊光还要刺眼的闪电,心里总会掠过阵阵恐惧,生怕闪电瞬间落到自己头上。
  在老家,“遭雷打”“遭雷劈”是最为恶毒的咒语,只要不是十恶不赦的恶棍,只要不把事情做绝,一般人不会遭此诅咒。如果听到某人大骂“你个遭雷打的”“你个遭雷劈的”,不是骂人者气昏了头,就是被骂者做过了分。
  也有人拿此发毒誓,诸如“如果我扯了谎,让雷打(劈)死我”之类。
  年纪尚幼时,听到这些叫骂或发誓,觉得事态很严重。长大了才明白,这不过是嘴上把戏,说与做,很多时候都是毫不相干的事情。
  或许可以这么说,雷本无辜,人却无聊。




  四
  我是个伤感音乐的嗜好者。忧郁的、悲伤的,悲情的、伤情的,无助的、绝望的,都是我无须言说的喜爱。
  不怎么喜欢歌手王杰,却爱听他的《英雄泪》,尤其钟爱那句“云里去,风里来,带着一身的尘埃”。
  身为男儿,我自然有过英雄情结,也没做过真正的英雄,但自以为了解英雄人物的苦衷,理解先进典型的不易。
  英雄的苦衷,典型的不易,一再让我心生感慨:做个凡人,其实最好。
  有点离谱的是,每每听有些悲壮的《英雄泪》,我会想到故乡弯弯曲曲的山路,想到那些靠一双脚板、靠一身虎气征服过的山乡小路。
  故乡的山路,既有羊肠小道(●.●)仄,亦有华山险道的凶险。平原地区长大的朋友,不必说亲自走一走悬崖峭壁上的小路,单是坐在车里、行驶在我们才老家的盘山公路上,看着车窗外的陡峭岩壁,多半也会吓得胆战心惊,继而干脆闭上双眼,任由一颗心在那里怦怦乱跳,根本不敢一路正视。
  可以大吹特吹的是,在险峻的山路面前,作为山里野长大的孩子,我不曾有过一丝一毫的畏惧。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就敢独自一个人连夜摸黑走数里山路,去给亲戚报告某位亲人去世的消息。
  必须坦白,故乡的山路也曾让我再三出丑。特别是雨中或雨后的山路,或滑得要命,或泥泞不堪,稍不注意就摔个四脚朝天,摔得眼冒金星,摔得晕头转向,半天缓不过神来。
  上高一时,从学校回家参加完二哥二嫂的婚礼,天还没亮,我一个人摸黑冒雨赶山路到镇上坐长途汽车返校,结果在山路上摔了一个又一个跟头,全身沾满了泥水。
  奇怪的是,我并不痛恨山路,反而充满了感激之情,因为山路给了我征服困难的勇气。
  2004年,和一帮兄弟结伴去华山探险,同伴们要么半途而废,要么避险就易,唯有我,顺利而完全地征服了“华山三险”。
  面对险峻的华山,心里多少也有些打怵,但想想年少时走过的崎岖山路,心里便有了底气,进而豪气顿生,一切困难都成了纸老虎。


  渝夫2014年4月15日晨草于沈阳,2020年3月17日晨完善于石家庄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3-9-18 04:15 |只看该作者
故乡值得留恋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3-9-18 11:04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