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和一位爱狗人士闲聊天,聊到关于狗的事,听他说:x国某知名犬的主人拒绝与国内犬舍进行繁育合作。我问:为什么?现在国人档次这么低了吗?他说:理由有二,其一,国人好虐狗;其二,犬舍利益优先,胡乱搭配种狗,破坏狗系血统,导致狗系血统不够纯正,性格稳定系数下降,严重影响血系的口碑。x国知名犬的主人已经把条条框框严格到,与其它引进种犬的国家,签订关于繁育与借配协议中,添加了一条不允许引进到国内的内容。目的就是保持其血系系统的清晰,遗传性格的稳定性。
确实,从宠物狗品种的销量上看,这是块不小的蛋糕,国人骨子里又或多或少的残留着崇洋媚外的基因。既然,我们都如此喜欢引进的狗,面对如此大的市场,x国却不引进给我们,这脑子不会是生锈了吧?
显然,这是我的短见之处。有些事情,需要我们反思;有些态度,需要我们端正。承认差距是进步的开始。
国内养狗的制度并没有x国的制度健全,x国养狗是要终身负责到底的,他们有专门针对养狗人的执法队伍。那位朋友亲历的一件事是,在x国养了一只小狗,平时喜欢摆弄小狗,给小狗立耳,这在国内算是太稀松平常的常规操作了,当去宠物医院打疫苗时候,竟然被投诉虐狗。 执法机构,上门核实情况,情况属实,小狗会被没收。最终在各种拉扯与保证下,也算是把狗狗留了下来。
狗的用途,大致有三个方向发展。宠物陪伴犬,工作犬和繁育犬。犬舍一般会把不失格的狗,留下来用于训练成工作犬,或者去参加比赛登录CKU。
CKU在M国是仅次于NBA的隆重赛事,容不得虚假成分,因此,登录CKU的条件极其苛刻,首先狗的性格要好、动力足、身体比例、咬合,在普通人眼里首选的花色,在比赛里倒是次要的部分……各项都需要符合比赛标准。
一条登录CKU冠军的犬只,是需要一定投入的,从挑选不失格的犬,到训犬师每天的训练,加上参加比赛需要的各种费用,成为登录冠军后,身价就倍增了。 双血统的冠军犬只繁育出来的幼崽,即使价格不菲,也都是香饽饽,不愁没人要。
国内的CKU繁育展含金量,相比原产地,还是次了些,而且造假证书的特别多,所以,别说我智商被碾压,就算证件齐全的狗崽子,都可能是串窝子来的,何况三无证书的狗市淘来的呢?
陪伴犬就是假货重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