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一篇和我文章对着干的文章,读者看看哪个对哪个错:
评沈志华学派对中国为什么出兵抗美援朝的歪曲
张兴德 · 2020-08-13 · 来源:乌有之乡
沈志华先生以《俄罗斯解密档案》为据,说中国出兵朝鲜 是因为毛泽东接到斯大林让中国出兵的电报后,想了一夜,为了巩固中苏同盟,才决定出兵的。此说流传甚广,但经本文作者考证《俄罗斯解密档案》原件,证明是违背原件的谬说。 从文电往来时间顺序看,中国决策没有受到斯大林的影响 从“档案”看中、苏、美在朝鲜战争的决策上都把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看作是世界形势变化的重要标志,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决策。但不能因此
内容提要 沈志华先生以《俄罗斯解密档案》为据,说中国出兵朝鲜 是因为毛泽东接到斯大林让中国出兵的电报后,想了一夜,为了巩固中苏同盟,才决定出兵的。此说流传甚广,但经本文作者考证《俄罗斯解密档案》原件,证明是违背原件的谬说。 从文电往来时间顺序看,中国决策没有受到斯大林的影响 从“档案”看中、苏、美在朝鲜战争的决策上都把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看作是世界形势变化的重要标志,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决策。但不能因此说中国是为捍卫“条约”而战。
————————————————————————————————————————————
中国出兵抗美援朝,虽然是一次艰难的抉择,但是过程是清楚的。可沈志华学派根据《俄罗斯解密档案》(以下统简称为“档案”)记载,硬说是因为1950年10月1日、6日斯大林先后給毛泽东二份电报(信),“要求”中国出兵,于是就进一步推论,说毛泽东想了一夜,终于明白斯大林还是要借着新的中苏同盟条约的作用让中国出兵,如果中国不出兵,便会失去斯大林的信任。(《沈志华演讲录 》 九州出版社 北京 2016年 第37页) 进而再推论:中国是迫于斯大林的压力(或者说是按斯大林的要求)才出兵朝鲜的。甚至进一步说,抗美援朝战争是为苏联打的。中国在前台,苏联在后台。
此说因为自称是出自“档案”所载,故目前在某些层面颇为流行。但经笔者考证“档案”原件和当时 斯大林同毛泽东的 来往电报(信)以及我国同时期的相关档案资料一起综合梳理、分析解读 ,证明此论大谬,“档案”原件并不支持上述论断。中国出兵抗美援朝完全是自主决策,根本不存在有斯大林的“逼”或是毛泽东主要是出自维护中苏友好条约而不得不出兵等 因素。
一、从文电往来时间顺序看,中国第一次正式决策没有受到斯大林的影响
据中方文献记载,自美军侵入朝鲜,中国从防患于未然的安全考虑,早在7月7日就以中国的战略预备队十三兵团为主,组建了东北边防军。其任务一方面是确保东北的安全,同时,也有一旦需要,赴朝作战。为此曾向朝方表示过此意并要求朝鲜提供人民军军服样子和500份朝鲜地图。而边防军的训练也是针对“计划与新的敌人作战}”。这时的边防军是“备而不用”,这并没有斯大林的指示。9月30日,在美军准备过三八线的情况下,周总理在出席政协全国委员会举行的国庆节庆祝大会上作题为《为巩固和发展人民的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讲话针对朝鲜战争,郑重声明;“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注 8 《周恩来年谱》第82页 中央文献出版社,)。这也不是斯大林的指示 。
到九月底,朝鲜局势严峻,金日成同时向 苏联和中国求助。斯大林对朝鲜表示苏联不能出兵的同时,于10月1日给毛泽东首次发了第一个提出中国出兵的电报,在讲了朝鲜局势的危机形势之后, 提出: “我考虑,根据眼下的形势,如果您认为能为朝鲜人提供援军,哪怕五六个师也好,应即刻向三八线开进,从而使朝鲜同志能够在你们部队的掩护下,在三八线以北组织后备力量。。。。。。。。” (注 1 载《 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第三卷(1950.8--1951.8) 第72--73页 此注释以在文后留下,供编者选)
此电报是10月1日 下午3点由驻中国大使罗申交到北京毛泽东那里。北京同时也得到朝鲜请求出兵的信息。10月1日晚中央领导人参加国庆一周年庆祝活动。2日晨2时,毛泽东给当时东北的 高岗、十三兵团司令员邓华发电报,要高岗立即进京开会,让邓华“令边防军提前结束准备工作,随时待命出动,按原定计划与新的敌人作战}”。同是2日晨,修改周恩来给金日成的电报。( 14 见《毛泽东传 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 第114页 )之后,在2日上午(可能是在2时写给高岗、邓华的电报之后写的),毛泽东给斯大林写好了电报,明确说 中国出兵朝鲜的必要性、出战之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其各项战略战术考虑以及需要苏联帮助 等6个问题(电文见后面文章)。这就是现在我国后来公开的那封电报。 但是这份电报当时并没有发出。可能是毛泽东想到下午中央书记处要讨论出兵朝鲜问题,等开会过后再发。令毛泽东没有想到的是,书记处扩大会上 几乎是一边倒的意见是不同意出兵 (后来他曾说,当时只有一个半人同意出兵,那半个是周恩来)。虽然至今没有完整的会议记录披露。但是,2日晚,毛泽东将上午写的电报压下没发,又重新给斯大林写了一封,作为对斯大林一日电报的回复(就是存留“档案”里的、被一般学者说的不同意出兵的电报),其主要内容为告知中央意见没有统一,考虑出兵有诸多困难和问题以及可能出现的后果。但最后表示,
“问题尚未作出最后决定、、。。。。 我们准备立刻让周恩来和林彪同志飞到您的休养地,同您讨论这件事。。。。。”
( 注 2 载《 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第三卷(1950.8--1951.8) 第77--78 页)
此信是斯大林3日中午收到的, 给毛泽东的复信是5日, 6日晚上22点30分由苏联大使罗申当面传达给毛泽东的。无疑是一份很重要的电报。电报中斯大林正面回答了毛泽东2日信中的疑虑。 讲了中方出兵和不出兵的厉害关系和对未来国际形势发展的判断。其中特别明确表示,苏联将恪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不要怕美国扩大战争以致打世界大战。这种分析判断,是正常的对世界局势和朝鲜未来形势的分析预测。就是事后 看,内容虽然并不完全正确、准确(见本文第三部分的分析),但总的看其态度和立场并无大错,还是同中国商量的口吻,并无强求之意。( 注 3 载《 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第三卷(1950.8--1951.8) 第80--81页)
问题并不在此。这里的关键问题是,这封信毛泽东看到的时候,已经是6日晚上22点30分。我们知道,在中国, 经过 4日到5日 继续两天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在毛泽东和彭德怀的力主下,中央领导已经统一了 认识,正式决定出兵了,并任命了彭德怀为司令员。6日,毛泽东因另有事情要处理,由周恩来主持在中南海居仁堂召开了包括各地区负责人在内的党政军高级干部参加的中央军委会议(实际是中央工作会),根据5日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讨论如何落实出国作战行动方案和相关事宜。这标志中央关于出兵的决策已经进入具体实施 阶段了。可以说,斯大林5日这封电报虽然表示了作为中国的后盾,但是,很显然它对中国改变2日晚上不出兵的意向,并定下出兵的决心 ,并没有来得及发挥影响。当然,毛泽东在事后看到了这封信, 还是很高兴的。这有罗申于7日晨给斯大林的汇报可证,其要点如下;
10月6日北京时间22时30分, 毛泽东在听完我传达您的答复的话之后,感到非常高兴。 同时他还说,类似(您在信中)的想法他刚刚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也说了。 ( 4 载《 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第三卷(1950.8--1951.8) 第84页)
这封反映毛泽东当时看到斯大林5日回电后反映的电文,共反映了毛泽东讲的7个问题。在明确表示出兵外,其他的5个问题是关于中国出兵后,希望得到苏联的哪些帮助等 问题,其中特别谈到需要空军掩护问题。 毛泽东这里表示的基本思想正是他2日写的那封没有发出的电报中的基本思想。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对形势的分析,毛泽东同斯大林是一致的。 关键是这句话;“同时他(毛泽东)还说,类似的想法他刚刚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也说了。 ”这说明, 4日、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对毛泽东2日电报向斯大林提出的担心的 问题 ,又进行了充分讨论,有了新的看法或应对举措。(例如彭德怀在5日的会上就说,“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如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他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可以得到借口。”这显然就是针对如果打败了如何应对)。这十分清楚地证明,中国决策层是在没有看到斯大林5日答复毛泽东电报的情况下,经过反复讨论,就基本得出了同斯大林5日答复中共2日电报中一样的思想认识。这也证明中苏高层在对世界形势和朝鲜局势的认识的一致性。朝鲜形势是世界形势的一部分,是否出兵朝鲜,不能不考虑当时世界形势 。毛泽东是个伟大的战略家,他考虑出兵朝鲜,当然会首先考虑和研究世界的总体局势。 也就是说,斯大林是讲了让中国出兵抗美援朝,但是,中国的决策并不是在听了斯大林的话之后决策的,而是在没有看到斯大林的电报之前自主决策的(所谓“大师所见略同”)。
二、最能证明中国是自主决策出兵的是在11日之后出现的波折。
周恩来于8日同林彪去苏联具体谈苏联援助问题。可11日从苏联以同斯大林联名的方式,给毛泽东电报表示: 苏联空军得两个月之后才能出动。如果中国认为没有胜算把握,同意中国暂不出兵。这对已经确定出兵抗美援朝的中国领导人,自然是一个意外。以前决策出兵都是在有苏联空军支援为前提的(因为前有斯大林的承诺),周总理专程去苏联也主要是为了落实苏联空军掩护等问题。这次斯大林放弃以前的承诺,这就标志中国将用落后的步兵武器,对付现代化程度极高的海、陆、空军的联合作战的联合国军。这样,中国能有几分胜算?这封电报,是12日 15时30分通过苏联大使馆罗申转的电报要点是达的 。 毛泽东当时虽然表示同意斯大林不出兵的决定。 但是,毛泽东不想就此作罢, 13日将即将赴朝的彭德怀召回北京 ,再度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研究 在没有苏联空军掩护情况下究竟是否可以出兵问题。 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在美军越过三八线大举北进的情况下应该依然出兵。在第一时间里,可以专打伪军。对付伪军还是有办法的。13日21时,毛泽东将罗申找去,最后宣布仍然出兵抗美援朝。罗申当日给斯大林电报是这样的:
10月13日21时毛泽东把我叫去宣布了下列事项:
中共中央再次讨论了菲利波夫同志的最近一封电报和我的决定。我们的领导同志认为,我们应当帮助朝鲜人。
我们的领导同志认为,如果美国人打到中国的边境,那么朝鲜就是我们的一块心病,而且东北将处于经常的威胁之下。
我们的同志以前下不了决心,是因为他们对国际局势问题、苏联的军事援助问题、空掩护问题还不清楚。现在,所有这些问题都已经清楚了。
。。。。。。。暂时先派出由9个师组成的第一梯队,虽然装备差,但他们能够打李承晚的军队。。。。。。
( 注 5 载《 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第三卷(1950.8--1951.8) 第97 页)
从上述来往电报的时间顺序看,这最后的决策是在没有苏联空军掩护的情况下,也要出兵抗美援朝。这正是在斯大林决定放弃朝鲜并于12日正式通知了朝鲜作 疏散转移军队和党政机关以后。斯大林认为“中国军队在装备差和准备不足的情况下,目前不可能在朝鲜取得胜利,相反,会陷入危险境地。” 这明确表明了斯大林也不支持中国出兵。( 注 6 见 《 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第三卷(1950.8--1951.8) 第93--94页)。这证明,中国最终确定决策出兵抗美援朝同斯大林的想法无关,反而大大出于斯大林的意料之外。
从电文内容看,证实毛泽东想要知道斯大林原则答应的对中国支持的各个项目具体情况并逐条明确和落实
毛泽东作为一个伟大的战略家,对任何一个重大问题的处理和决策, 是十分冷静和周密的,并善于将他的决心化为他的战友和部下的行动。抗美援朝是他一生中遇到最难的一次决策之一。决不是一些学者说的,听了斯大林一句话,想了一夜,就定下了出兵抗美援朝。这样简单化的推理看似新颖,但是,从解密“档案”看,此说并不成立。作为最高决策人,抗美援朝对他来说,要考虑、了解、解决的问题和困难甚多,并且事先都要逐一有可靠的应对预案和举措才行。特别是要对世界大势作出正确地分析判断;对敌我友三方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的了解。无疑, 苏联方的态度和因素在这些待“求解”的问题中 ,占有极为重要的分量。 这些解密“档案”,恰恰 在客观上反映了毛泽东在决策出兵过程中,是如何考虑、了解苏联因素的。
让我们继续深入解读 “档案”内相关的内容。对10月2日的“不出兵”电报,长期以来,人们只注意其真假,而没有注意其多重内涵。
仔细分析 ,此电报只标明2日,没有标注具体时间(小时),发出的时间无疑是2日开完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后匆忙间写成(此电行文不够严谨,同毛泽东往日的文电文风明显不同)。书记处会议是在下午开的 ( 注 7 见《毛泽东年谱》 中央文献出版社会 第203页 ),会议结束时无疑到深夜。按莫斯科收到这封电报时已是3日中午12点推算,此电报发出的时间应该是午夜,接近3日凌晨。那么,紧接此事还有一个重要事件。就在10月3日凌晨l时,毛泽东又同周总理商定,由周总理出面紧急约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就朝鲜战争问题郑重地说明了中国政府的立场,让其转告美国政府:“美国军队正企图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美国军队果真如此做的话,我们不能坐视不顾,我们要管。”(注 8 《周恩来年谱》,第83页,中央文献出版社, )当天,印度政府把中国的立场转告美国。这是正式给美军划出“底线”。 而这封“不同意”出兵的电报同给美军划出“底线”的警告谈话,相距时间恐怕只有一、二个小时(很可能是‘连续作战’没有时间间隔) 。 这二个决策迥然不同是显然的。
如果再把上述在24小时内发生的6件事(见前文所述 :凌晨2时给邓华准备好出兵的电报、给周总理改写给金日成的电报、写中国出兵的电报、开书记处会议、再写不出兵的电报、周总理找印度大使传话给美国划“不能过三八线”的底线)联系起来综合分析,那么,我们对2日“不出兵”的电报,有理由得出这样一些结论。其一、这封不出兵的电报,恐怕不只是简单的一个中国决定不出兵这样的问题。它只是反映了中央当时讨论出兵时,对一些问题的忧虑,而不是一定不出兵的决定;从前后文看,特别是通过印度大使转给美国的“警告”表明, 在毛泽东、周恩来那里,如果美军越过三八线,中国出兵已是定局的事了 。从中可以推断,这封“不出兵”的电报,仅是中央一些人的意见。并不包括毛泽东。 适当时机出兵帮助朝鲜,是毛泽东深思熟虑的决策。毛泽东当时表示要继续开会,并安排周总理接彭德怀来京,这显然是在准备说服其他中央领导的。其二、 电文中最后有“我们将召开党中央会议,中央各部门负责同志都将出席。对此问题尚未作出最后决定。这是我们的初步电报,我们想同您商量一下。”并告知将派周恩来、林彪去苏联面商。这“未作最后决定”“想同您商量一下”是关键。商量什么,就是电报所讲前二点,这实际是需要 斯大林明确表态。特别是如果当美军将战争扩大到中国,苏联是什么态度。应该说这是涉及到中国 出兵时,必须明确并根据苏联具体帮助的情况而采取必要应对措施的一个问题。也就是说, 电报的目的显然有试探、征询斯大林意见的意思。 意在取得斯大林的支持。电报既反映了中央决策层的忧虑,又有想听取斯大林的意见的目的,特别是在美将战火烧到中国境内时,斯大林能否履行中苏友好条约的义务?作为最高决策者的毛泽东,这是出兵前不能不要弄清楚的问题。其三、 “靠几个师很难解决朝鲜问题(我军装备极差,同美军作战无胜利把握),敌人会迫使我们退却。”这也是话里有话。言外之意是说,要出兵朝鲜,不是斯大林说的五六个师能解决问题的,要是仅仅出动五六个师就非败不可,要出兵就得多一些,即后来给斯大林说的,先出12个师作为第一梯队,后续第二梯队还有20多个师。毛泽东在这里这样讲,其深意自然涉及到下一步要求斯大林的军事援助问题。但根本的是这出多少个师也反映了斯大林和毛泽东对朝鲜战局的不同看法和不同对策。斯大林的意思是志愿军到三八线“挡”一下,给朝鲜人民军以整顿的时间,并没有想让志愿军到朝鲜“大打”,甚至像后来那样在战场上取代、挽救人民军的意思。斯大林1日的电报证明,斯大林并不了解朝鲜战局的实际情况,甚至没有明确对策。( 他自己也承认这点,见1950年10月1日 《斯大林致什特科夫和马特维耶夫电;对朝鲜局势处理的意见》:承认“我们难以在朝鲜问题上作出决断” 见《 注 13 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第三卷(1950.8--1951.8 ) 第73页)。这里,二人的分歧已隐隐可见。
虽然斯大林在5日的回信中作出令人高兴的答复。但是毛泽东仍然在8日的电报中表示中国出兵的立场后,提出要 周、林去苏联面谈。为什么斯大林5日答复了,还要去人面谈?这看出毛泽东办事的慎重和严密。因为斯大林的5日电报,有一定的原则“模糊性”。中国出兵抗美援朝需要苏联帮助的许多事项则是具体的,要当面逐条明确才行。周、林同斯大林当面会谈结果证明,仅有斯大林5日的电报还真远远不够。会谈结果果然出人意外,如前所述,斯大林 当初多次承诺的中国如果出兵抗美援朝,苏联将出动空军掩护这个极为重要的条件没有了。 同时,在斯大林看来,没有空军掩护的中国军队, 必败不可。 这个思想在斯大林给朝鲜的电报中说得明白:“中国军队在装备差和准备不足的情况下,目前不可能在朝鲜取得胜利,相反,会陷入危险境地。”( 注 9 《 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第三卷(1950.8--1951.8)第94页) 可见,斯大林和周恩来联名的电报,实际是反映了斯大林的意图:放弃朝鲜。 总之,周、林 去莫斯科最大的作用就是彻底的弄清了斯大林的全部的 “底”。主要明确了4点: 1、中国出兵后,一旦美国将战火烧到中国本土,苏联将履行中苏同盟条约的义务,参战保卫中国。这基本解除了中国领导人对同美国发生全面战争的担忧;2、苏联向中国提供所需的全部武器装备和各种军用物资,并将用租借的方式。这满足了中国军队的作战需求并大大缓解了中国的财政困难,有利于中国长期作战和缓解国内经济建设困难;3、苏联空军可以给中国的大城市和战略要塞提供空中保护。这极大地解除了中国的后顾之忧。4.、苏联空军二个月后,也不能进入朝鲜境内为中国提供空中保护和作战支持,只能在鸭绿江以北。这最后一点,自然给志愿军在战场上徒增了极大的困难,使能否胜利添了变数。但是中国领导层经过13日的再研究,制订了在没有空中掩护的情况下的战略策略。例如,“先打伪军”就是对策之一。这样就在实际上作到了不打无把握之战。在战场上就可能处于主动地位。
苏联给中国的支持和帮助到底能到什么程度?这是毛泽东决策抗美援朝时必须弄清楚的关键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 毛泽东在10月2日、6日、8日和三次提出周、林去面见斯大林的重要目的之一即在此。
在13日晚,毛泽东会见罗申,罗申转达给斯大林的电报说:
“10月13日21时毛泽东把我叫去宣布了下列事项:
中共中央再次讨论了菲利波夫同志的最近一封电报和我的决定。我们的领导同志认为,我们应当帮助朝鲜人。
鉴于上述原因,毛泽东同志马上把周恩来拦在了莫斯科,给他下达了同您讨论朝鲜问题 的新指示。”
“毛泽东还谈到:
我们的领导同志认为,如果美国人打到中国的边境,那么朝鲜就是我们的一块心病,而且东北将处于经常的威胁之下。
我们的同志以前下不了决心,是因为他们对国际局势问题、苏联的军事援助问题、空中掩护问题还不清楚。现在,所有这些问题都已经清楚了。
毛泽东指出,现在派中国部队去朝鲜是有利的。中国人有义务派出部队。
暂时先派出由9个师组成的第一梯队,虽然装备差,但他们能够打李承晚的军队。在此期间,中国同志将抓紧准备第二梯队。”
。。。。。。。。。。。。
(以下再次提出关于出兵需要苏联具体帮助的一些问题,略)
( 注 10 载《 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第三卷(1950.8--1951.8) 第97 页)
中国决策出兵抗美援朝过程中,发生了两次“动摇”的答案全在这里:以前之所以出兵的决心不好下,主要是“对国际局势问题、苏联的军事援助问题、空掩护问题还不清楚。现在,所有这些问题都已经清楚了。”
这话里的“潜台词”如果“翻译”出来就是:中国早就想出兵,就是摸不清你苏联的“底”。现在,你的“底”我终于都知道了。你不敢出动空军、怕同美军直接冲突,我不怕!
从上述对这些“档案”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决策过程是何等的细密审慎而又不失巧妙的斗争艺术。 斯大林与之相比,不免相形见绌。彭德怀说得好:“这不仅要有非凡的胆略和魄力,最主要的是具有对复杂事务的卓越洞察力和判断力。”
从“档案”看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以下简称“条约”)在抗美援朝中的作用
我们说中国出兵抗美援朝是自主决策的。不是听了斯大林的一句话,为了履行“条约”的义务而出兵的(也就是一些学者说的 抗美援朝是为苏联同美国“争霸”打了一仗)。 但是决不是说,“条约”对抗美援朝战争没有任何关联。它实际上直接、间接的影响了中苏领导人对抗美援朝的决策。
先说对斯大林的影响。斯大林将中苏条约当作“国际形势变化”的重要标志。是当时他制定国际外交政策的重要根据之一。在处理朝鲜问题上,多次考虑到中苏条约对美国的威慑。如前文所述, 斯大林在5日复毛泽东 2日电报中对中国出兵朝鲜的判断是,“美国将被迫在朝鲜问题上向有苏联盟国为其后盾的中国作出让步,将不得不接受就朝鲜问题进行调停的条件,”后来的实践证明,这个判断完全错了。美国对中国的参战,并没有因为有苏联背景而却步,是在同中国较量了二年多以后,证明无法取胜的情况下,才签停战协定的。当然,“条约”对美国在抗美援朝中的影响还是有的,就是因为有了中苏条约,麦克阿瑟几次想将战争扩大到中国,而杜鲁门没有同意,也没有敢用原子弹。这无非是怕有中苏条约,引起同苏联的直接冲突甚至引发世界大战。
斯大林将中苏条约看作是世界形势有利于民主和平(社会主义)阵营力量强大了的标志。也是他同意金日成南下的根据之一。在1950年5月14日,《斯大林致毛泽东电;同意朝鲜关于实现统一的建议》中这样说:
斯大林 在与朝鲜同志会谈中,斯大林“和他的朋友们提出,鉴于国际形势已经改变,他们同意朝鲜人关于实现统一的建议。 ”( 注 11载《 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第二卷(1950.8--1951.8) 第412页)
斯大林这里讲的“国际形势已经改变”,很显然是当时发生不久的几件大事。主要指苏联在1949年末原子弹爆炸成功、中苏友好条约的签订、美国领导人在一月份连续两次声明台湾、南朝鲜不在他们的保护圈内 等。 斯大林认为,美国是鉴于和平民主阵营的强大,才收缩了防卫圈,放弃了对台湾和南朝鲜的“保护”。因此,他同金日成一样,判断美国不会干涉朝鲜内战。
但是,他仅仅从这个视角看金日成南下,最终导致对美国入侵朝鲜的严重误判。
中苏友好条约的签定,是国际上一件大事。它在法律上使当时的和平民主(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更加壮大。成为中国的强大后盾。因此,“条约”也是毛泽东当时出兵抗美援朝决策中要重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当然,中国出兵朝鲜不是 为了履行“条约”的义务。他考虑的是, 如前文所述,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 苏联根据中苏友好条约,能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帮助到什么程度;二是,他出兵以后对战争的发展能影响到什么程度,也就是说,能否引起世界大战。 对这二个问题,毛泽东开始由有顾虑到明确。 在13日毛泽东给斯大林的最后出兵的电报中说,“对国际局势问题”由“还不清楚” 到 “已经清楚了” 。 毛泽东这里说的“国际局势”很重要的是指由友好条约的存在而可能引发和影响一系列国际形势发展。他在 2日给斯大林的电报中说,“最大的可能是,这将引起美国与中国的公开冲突,结果苏联也可能被拖进战争中来,这样一来,问题就变得极其严重了。”在3日同朝鲜内务相朴一禹的谈话中也说,我可以尽力提供帮助,但就是不能派军队。原因在于,如果中国(派军队)帮助朝鲜,那么此举实际上就会将苏联也拖人这场战争。
目前的世界政治形势不允许我们这样做,因为这将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注 12 载《 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第三卷(1950.8--1951.8) 第83 页)(按: 1950年10月7日,马特维耶夫致斯大林电,反映朝鲜内务相朴一禹5日从北京回来,6日朝鲜劳动党政治局开会。朴一禹说他在北京情况,这按《周恩来年谱》记载谈话时间是3日。毛泽东说的当是同2日给斯大林的电报中的观点。)
所谓由“还不清楚” 到 “已经清楚了”当指毛泽东由2日、3日 电报和谈话的立场,转变到明确了苏联可以为中国承担多大风险。即前文周总理去苏联明确的4个问题。这样使毛泽东和中共领导人对出兵做到了心中有数。也可以这样说,友好条约也是中国出兵的底气之一。当然,如前所述,这同为了履行“条约”义务去打仗是两个不同事情。
总之,从解密档案分析,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决策抗美援朝虽几经曲折,但其考虑的重点统统是出兵朝鲜的利弊和后果,而看不到那一条是为了斯大林的要求而出兵的。中国的抗美援朝是帝国主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正如一年以后,1951年10月23日,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出兵的三条原因:“我们不要去侵犯任何国家,我们只是反对帝国主义对于我国的侵略。大家明白,如果不是美国军队占领我国的台湾、侵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打到了我国的东北边疆,中国人民是不会和美国军队作战的。但是既然美国侵略者已经向我们进攻了,我们就不能不举起反侵略的旗帜,这是完全必要的和完全正义的。”
朝鲜战争结束30多年后,有外国学者在谈到这个问题时也指出,这是中国不得已的选择。“中国没有进行现代战争的准备,……特别是没有准备同主要依赖空中轰炸和优势火力支援的美军作战,”当美国决定越过三八线,美国强大军事力量出现在中国东北边境的时候,“中国领导人似乎没有别的选择”。另一位学者说:“中国出兵朝 鲜,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是不得已。如果苏联侵略墨西哥,那么美国在五分钟之内就会决定派军队去的。”
注释:
注 1 载《 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第三卷(1950.8--1951.8) 第72--73页 ; 注 2、同注1 第 73—74页 ;注 3 同前 第 80-81页 ; 注4 同前 第 84页 ; 注 5 同 前第 97页; 注 6 同前第93—94页 ; 注9同前 第94页 ;注10 同前 第97 页 注 11同前 第412页 ;注12 同前 第83页 ;注 13 同前第73页
注 7 见《毛泽东年谱》 中央文献出版社会
注 8 《周恩来年谱》,第83页,中央文献出版社,
注 14 见《毛泽东传 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 第114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