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余大寒 于 2024-8-30 08:55 编辑
小时候,每天挎着书包上学,就会遇到一家干净的店面,有可口的米粉,还有热气腾腾的包子。我会用母亲给的钱,买米粉吃,或者买几个包子当早餐。我尤爱鲜肉包,觉得那味道真香。如果卖完了,就买糖包子,最后的选择才是豆芽包。由此可见,我虽不是正宗的吃货,但对食物也有自己的偏爱。
现在回想起来,那个年代贫穷才刚擦肩离去,有美味的早餐可吃,已分属难得。直到长大了,才不爱吃包子,总觉得吃不饱,作为早餐,包子也落伍了,好多好吃的肉饼和麻团,都比它强。所以,吃包子在我,只是怀旧的方式。实际上也确实如此,再也找不到熟悉的味道。
虽然异地的小笼包,确实好吃之极,但根本不是记忆中家乡的味道。为了弥补我的遗憾,母亲会亲自做包子犒赏我。在我看来,就没有母亲不会做的食物,而实际的效果,也确实不错,鲜美多汁,而且分量充足,一个包子投入的原料,似乎是外面的两倍。可以说,吃了个够,直到实在咽不下为止。
不过母亲只是偶尔做包子,并不是天天吃,因为人的口味也是需要保养的。所以,每当我看到有人以包子为主食,代替三餐时,就感到不可思议,再好吃也经不起天天吃吧。比如北大著名的韦神,每天就几个馒头果腹,还甘之若饴,我就觉得他在吃的方面,做到了清贫自守,异于常人。
为了模仿他的行为,我也刻意的用包子馒头,代替肉鱼。最终我没有力气坚持,因为实在太需要境界,太考验一个人对美食的向往与冲动。虽然我没吃过昂贵的食材,没吃过所有的菜系,也没造访过米其林餐厅。但我还是能分辨出烹饪的好坏。我以自己的口感为准绳,充满了迷之自信,说好吃就好吃,不好吃的也好吃。其实,我也在不断的突破味蕾的局限,争取做一个优秀的美食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