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薄荷味 于 2024-11-18 12:44 编辑
看人写过《庄子的三条鱼》。读来觉得很有启发。有人不启不发,有人启而不发,有人不启而发。
在庄子笔下有三条特别出名的鱼,隐喻人生三个阶段,代表着人生的三重境界:不滞于物,不惧人议,不困己心。
第一条鱼:北冥之鱼,是庄子在开篇《逍遥游》里写的第一条鱼,是北冥的一条名为“鲲”的鱼。能化作大鹏鸟,扶摇直上九万里,于天际俯视万物,会乘着六月的风飞往南冥。
但如此逍遥无惧的鲲鹏,在庄子眼里却是不自由的,因为它必须有所凭借才能飞翔。如果风戛然而止,那么大鹏鸟便会从空中跌落。
庄子在此处以鱼喻人,意思在告诉世人不为物滞,才是走向自由的唯一途径。
《管子》里说:“君子使物,不为物使。”庄子说:“物物而不物于物。”意思都是我们要驾驭万物,而不能被外物所驱使。
不为外物所累,就是人生的第一重境界。
第二条鱼叫做“鯈”,庄子和惠子路过濠梁(桥)之上,庄子说:“你看这些鯈鱼悠闲自在的游水,这是鱼之乐。”,惠子说:“子非鱼,安之鱼之乐?”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是否知道鱼快不快乐),你本来就不是鱼,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完全可以确定的。”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源,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这段对话说明了,不为别人的评价所累,是人生的第二重境界。不论是赞誉还是贬损,都不能困扰己心。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人生在世三万天,我们每个人都要做自己剧本中的主角,而不必去迎合他人的好恶。
第三条鱼叫江湖之鱼,出自庄子《大宗师》,讲他路过一片干涸的水塘,发现两条搁浅的小鱼,它们用口中的唾沫湿润彼此,勉强维生。
普通人或许会被这样的场景感动,庄子却说:“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在一起彼此煎熬,不如分开忘记彼此,回到各自的江河湖海中自由遨游。
我们既可以结伴走过千山万水,也可以独自仰望星空。
他说:“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道术”的意思不是指原本的“神道之术”,而是指普世的道理或技艺。深层含义是:人在掌握了“道”之后,就能达到一种逍遥自在的状态,忘却世俗的烦恼,寻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
杨宁老师讲过没有什么人生经验的人(看山是山阶段)适合修“止观”,有丰富人生经验的人(看山还是山阶段)适合修“圆觉”。她提到修心的关键在于“破分别”,而不是“破相”,因为相是永远破不尽的,关键在于自己不去分别,觉得很有道理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