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佛陀出世后,一位修行人告诉其父亲净饭王:佛陀长大后会成为大修行人,会出家。
净饭王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不想佛陀离家,于是就不允许佛陀离开王宫,不让佛陀接触到世间的丑陋和衰败的事物,要让佛陀永远生活在满足和富足的环境里。
于是佛陀成年时,从来不知道这个世间会有老病死这样的事情。没有人向他说过,他也没有亲眼看过。
他成年后很短的时间内,出宫见过“病””老“”死“,他都非常的幼稚提问:所有人都会这样的吗?
答案自然是的。
从他成长的过程来比较与我们普通人,他对“病”“老”“死”所感受到的冲击是不一样的。就像小孩上幼儿园被病毒袭击一样那样的强烈,而普通人,从小就接触“病”“老”“死”,是司空见惯,视而不见,不假思索的事情。
我们必须治疗小孩在幼儿园遇到的病毒,而佛陀必须解决“病”“老”“死”对他的冲击。他切入“苦”的这个议题的感受或者体会,本身就和一般人不同。这是被普通人知道的不经思索的议题,而对于佛陀来说,那是异常突出,冲击极大的问题。那是一个从来没领略过痛苦的人,突然被这样的痛苦钉住了。
他可能陷入了这样的命题里:那么,这些痛苦是不可避免的吗?如果要避免,那么如何理解,如何实现呢?还是说,那是不可避免的呢?如果不可避免,人们那么艰苦的生活又为了什么呢?
一个被设计在最幸福的环境的人,对这些普通人司空见惯的痛苦产生了最根本的疑问。而这个故事的由来和西方弑父娶母的俄狄浦斯王的预言故事有些类似。俄狄浦斯被预言将弑父娶母而遭到父亲的驱逐,最终兜兜转转,俄狄浦斯完成了弑父娶母的预言。
佛陀有对痛苦最灵敏的嗅觉,这是因为他父亲给他设计的没有痛苦的环境导致的。就像一个空气新鲜的房间飘进来的异味,通常是最容易被察觉的。对痛苦的构思,对答案的追寻,抓住了佛陀的心灵。他如果找不到答案,他也无法再生存下去了。
所以,最终,他在29岁的时候,还是离开了王宫,去寻找他的答案去了。
几千年来,地球人,压根就没有第二个俄狄浦斯王,也没有第二个佛陀。他们都是被预言选中的人,命运自我实现的奇迹。绝大多数普通人,完全不会这样去寻求这样的答案。
佛陀的出生地王宫就是他的极乐世界,但自从他知道那是假的以后,他要去追寻一个可以自主实现的极乐世界。他的驱动力和对痛苦的触觉,都是别人没有的。
人是有他生来的命运和路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