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临窗独饮 于 2024-11-21 10:53 编辑
10.3.2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斋]如也。◇席不正不坐。
这里承接上节“斋必变食”,专门就斋戒时如何改变饮食态度进行阐述,所以开宗明义提出“二不厌”方针:“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古今批孔,大都会拿这句做文章。说孔子批评别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这里自己“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太虚伪了!其实错怪了孔子。首先语境不一样,批评“耻恶衣恶食”是指日常饮食,这里承接上文而来,说的是处于“斋必变食”的特殊时期——只有保证斋戒期间的健康良好,才能保障斋戒活动的圆满成功,才是对神明最大的尊敬。其次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真意,朱熹说“食精则能养人,脍粗则能害人”,今人译文“粮食不嫌舂得精,鱼肉不嫌切得细”,属于误解:
食不厌精的食,指食材,不指粮食;精,精选,不是舂得精。
脍不厌细的脍,指加工,不指鱼肉;细,细致,不是切得细。
合起来,食材不厌其烦地精选,加工不厌其烦地细致。这是从改变饮食态度上而言。接着孔子将态度落实到行动上,具体为“七不食”:
一是“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主食和鱼肉已经腐败变质的不吃。饐[yì]、餲[ài]、馁[něi]、败,分别形容不同食材的腐败变质。
二是“色恶不食”,色泽不鲜的不吃。
三是“臭恶不食”,气味不正的不吃。
四是“不时不食”,不合时令的不吃。李零解读为不按正常饭点的不吃,显然没有搞懂这里“七不食”只是针对食材本身而言,无关吃饭规矩。
五是“失饪不食”,烹饪失当的不吃,比如夹生不熟。
六是“割不正不食”,分割不合正道的不吃。正,不是形状方正,而是分割有道谓之正。先秦时的饮食方式是将煮熟的肉分割,每人一份进食。
七是“不得其酱,不食”,生食没有对应的酱料,不吃。
综上“七不食”,前四条有关食材精选,后三条有关加工细致,从食材鲜活、色泽、气味、时令、分割、加工以及调料等方面给予全方位审核。
接着事关饮食健康的“四不可”:
一是“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古人讲究内脏之气,认为气是因所进食物所变。不能摄食肉类大于摄食主食,否则内脏之气会失衡。温州将菜肴叫做“配”——配合主食米饭下口的角色,就蕴含“不使胜食气”之意。
二是“唯酒无量,不及乱”。据《周礼·天官·酒正》载,当时酒有三种,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其中清酒是祭祀之酒,酒精度应该很低,所以孔子说“唯酒无量”。但如果太为过度,也许可能会醉,所以又说“不及乱”,乱了心智就违背斋戒精神。周朝为了吸取商纣沉湎酒色亡国的教训,周公还专门针对为政者颁布了中国最早的戒酒令《酒诰》。
三是“沽酒市脯不食”,外购酒类和肉干不吃。主要是卫生问题。
四是“不撤姜食,不多食”,饭毕可以不撤姜食,但不可贪多。我国不少地区至今流行自制姜片蜜饯为零食,不仅具有驱寒除湿、舒筋活血的作用,也是预防胃病良药,还可以提神。但过度贪吃就容易反作用。朱熹断成“不撤姜食。不多食”两事,说“姜通神明,去秽恶,故不撤”,发挥了。
除了这健康方面的“四不可”,还有仪礼方面的“四遵礼”:
一,“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古代大夫有助君祭祀之礼,叫“祭于公”。分到祭肉,回家必须马上食用,不可过夜,叫“不宿肉”。一是食品安全,从宰杀已经有两天,不吃可能变坏,二是及时领受神惠,否则亵渎鬼神。孔子遵礼,不吃超过三日之后的祭肉。
二,“食不语,寝不言”,吃饭时不讨论,睡觉时不聊天。这是强调专注于一事,吃饭时好好吃饭,睡觉时好好睡觉,不要缠夹不清。
三,“虽疏食菜羹、瓜祭,必斋如也”,是“虽疏食菜羹[祭]、瓜祭,必斋如也”的蒙后省略——这是说,即使极其普通的疏食菜羹的食祭还是瓜祭,都必定有如斋戒一般虔诚,强调必敬之心重于祭品之贵。
四,“席不正不坐”,席位不合正道而不坐,有如现代参加宴会或会议,座次安排不合规矩即为席不正。席,先秦没有凳椅,铺席于地而坐。
综上二不厌、七不食、四不可、四遵礼,构成斋期饮食礼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