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24-11-23 06:41 编辑
鲁迅说:救救孩子。
醉笑说:救救秃子。
午休的时候,我去国学堂扒门缝,偷窥了临窗的新帖《刚刚解完论语最长的章节》,解读“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听说他研究论语好多年了,自封“《论语》研究专家”,为什么才解读到这里?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我只看了他解读第一句: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临窗对这句话的解读是:以为我有朝一日会帮助你们出仕为政吗?不要以为我会这样啊。
看一句就把我笑喷了。
这篇我再熟悉不过了,倒背如流。因为这篇是《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的第一课,我已经讲过四次了。
临窗引用的原文第一句,以吾一日长乎尔?后面用了个问号。看来临窗已经不满足于解读的创新,连句读都开始创新了。
1、以,临窗解读为“以为”。临窗,翻译古文,不是把单音词扩充为双音词就可以了。“以”不能简单地扩充为“以为”。
2、一日,就是有朝一日?你这种“望文生义”的解读,是小学生的思维方式。看到这里我不禁有点内疚:说你初中没毕业,会不会高看你了。
3、长,翻译成什么?没看出来。你的译文中的“帮助你们从政”的意思从哪里来的?
看来你翻译高中教材确实有点难度。
部编版教材上,对这句话有两种解读:
一“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因为我年龄比你们大一些,你们不要因为我(年长)就不敢说话。毋吾以也的以,通“已”,止的意思。
二“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因为我年龄比你们大一些,没有人用我了。此处,毋吾以也的以,是“用”的意思。
我们讲课的时候,一般用第一种解读。
再分析语境:
这篇文字主要是孔子让弟子们“各言尔志”,那么孔子的开场白应该说些什么?
为了让学生们打开心窗谈理想,孔子循循善诱,说你们不要因为我年龄大了(跟你们有代沟),你们就不愿意敞开心扉跟我交流。你们平时总说“没人了解我(任用我)”。如果真的有人了解(任用)你们,你们会怎么做?
看这下文的主旨,跟“我不会帮你们从政”有什么关系?
孔子积极主张弟子入仕从政,但他自己只短暂地做过鲁国司寇,并没有实际帮助学生入仕,因为那样做不符合孔子做人的原则。
既然如此,孔子怎么会说起“不会帮助学生从政”这句话?风马牛不相及。
看罢临窗的解读,感觉他是不是病了?脑子坏了?
忽然觉得他怪可怜的,为了一鸣惊人,一定要弄出一个跟前任不同的解读,沉迷"创新"无法自拔,走火入魔,胡言乱语。
建议色妞,以后再有机会见到临窗,带他去医院看看吧。
救救秃子!!!
临窗的汉语古今对应体系,都是拍脑门自创的,毫无逻辑。所以,不止解读论语会这样,以他的扩充法,望文生义法,解读任何一篇文言文,都会如此荒诞。只是论语不幸,被他遇到了。
语言必须约定俗成才会成为交流工具。别人是1+1=2,临窗是1+1等于2以外的任何数。所以他算什么题的结果都跟别人不一样。
这样的创新就变得很容易,只要把1+1变成3,牛顿,爱因斯坦就都是错的,整个世界都是错的。
于是他惊喜的发现,他颠覆了整个世界,他不知道,是自己底层逻辑错了。
他也不反思一下自己。怎么可能两千多年无人读懂论语,你一个初中没毕业的读懂了,会不会是自己错了??
这绝不是攻击他,是他解读论语跟前人不一样的根源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