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临窗独饮 于 2024-11-26 23:10 编辑
世传《老子》系孔子同时代的老子所作,道家系老子所创,如司马迁《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说,“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但根据我对《论语》《孟子》《老子》《礼记》的研读,认为几无可能。
首先考察人物。老子即老聃,在《礼记·曾子问》出现四次,全部跟丧礼相关,都是孔子引述老聃之话,中心思想是唯古礼是从,跟《老子》作者判若两人,根本不可能说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的话。
其次考察年代。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身处战国时代,相距老子两百多年,当时已经形成诸子争鸣之势,如果道家系老子所创,在极力捍卫儒家的《孟子》里不可能没有反映。但是,孟子只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又说“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还说“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根本没有道家什么事,更未曾提及老子,岂不怪哉?
其三考察词源。据我所见,“仁义”首创于《孟子》,在6篇14章中出现了26次,可谓核心热词。《老子》虽然只一次提及,但无论传本“大道废,有仁义”,还是简本“大道废,安有仁义”,含义都跟《孟子》一致。而综观《论语》全书,根本不见有人在同一句话中将“仁”“义”并举,更不见有人提过“仁义”——原因很简单,在孔子学说中,“仁”比“义”高一层级,不可能上下混合成“仁义”——老子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
最后考察文风。《论语》行文古朴,部分警句以对偶为主。《老子》除了对偶,广泛运用排比、联珠等修辞方法,文风上极具战国时期风格。
综上判断,得出四个结论:
《老子》成书时间不早于《孟子》,不晚于《荀子》。
也就是说,《老子》原作者是战国中期之人,或许真的人称老子,但决不是孔子曾经问礼的老子。
从剔除篡改部分之后看文本,弥漫着儒家思想,由此推知原作者当是出身儒家。
再从文中反战反智来看,当是反感于战国时期的混乱不堪和诸子争鸣,专注于追问本源,另辟蹊径地开创了道家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