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25-2-18 17:42 编辑
我是偏爱阳光的。尽管他们说,一场春雨一场暖。
对于“雨”和“暖”的关系,先生解释为:冷暖空气交替之间,必有几场微雨,甚至是冷雨,才能真正迎来春天。再笑眯眯揶揄我,尽想好事儿可不行,还得经受生活的淬炼和锻打。
甩他一个白眼,却也不免摇摆,陷入矛盾心境:阳光是我想要的,春天也是我想要的,问题在于要如何跨过一场、一场,又一场的微雨、冷雨?
拿到本期课程表的时候,我的心忽而就坚定了:极希望下雨,特别是星期二的清晨。假如上帝是我家的,或者我能指挥龙王,……好吧,瞎想想而已。
“体育与健康”是什么鬼?还安排在早读课时间。我一个娇滴滴的形象,是能上体育课的发型么?而况体育是中考科目,占分比重都超过了化学的,是想误人子弟咋滴么?!
我也上过体育课。多年前,科任老师特殊情况,我作为班主任只好含泪顶上。那会儿有底气,是因为孩子们普遍听话啊,家长们也鼎力支持啊,班干部们都能召集、训练,而况我也年轻气盛,体力什么跟得上,捏着教鞭追着孩子跑……
而今的惫懒孩子,刁钻家长,加上我这枚老妪,还是……算了,别逞强了吧。
就有同事跟我玩笑,说,懊恼个什么劲?这年月,挂羊头卖狗肉的多了,继续上你的语文课呗!实在不行的话,把孩子们组织到操场上背课文去。
笑得我。
这招是很多学校惯用的技俩:课表上有些课是虚设的,实则依旧是各科老师分摊。
只近几年针对校园的督查工作很频繁,保护学生身体健康的呼声愈来愈高,压力都集中在学校的体育训练上——其实内行人都知道这个思维有点搞笑。我自然不敢相信同事的“乱开巫药单子”,只能先看看情况再说吧,或许下一步就明朗了呢。
也是巧了。昨晚下了雨,持续一夜。到清晨,还淅淅沥沥的。
忽然就很亢奋:是春的讯息啊!
另一面也是庆幸,哪怕是体育课,也只能上内堂了——内堂么,自然归我操作,谁还管我上的是啥?
复习古诗词,集中阅读、解析,再要求课代表加强监督,开启每天1-2首的背诵和默写之旅。这么愉快地布置任务,我都几乎忘了,这一节课的名称是:体育与健康。
然,却有人记得:随着下课铃响起,在我踏出教室之前,体育委员就起立发言了,很大声的,感觉就是喊话给我听的,她说,所有人都听着,每天一节体育课,除非下大雨溜滑,否则必须到大操场训练。
我感觉我是逃回办公室的。
后来跟同事吐槽,我愤愤然说,领导咋回事啊?专业的事情让专业人来干,体育老师是吃素的么?弄我这么不伦不类的顶缸。
同事笑得哈哈的,说,找领导也是白找,不是没法子了,谁能出这个昏招?你算算,每个班5节课,三个年级,多少个班?学校有几个体育老师?车轮子都轮不转的。想了一下,她又笑嘻嘻说,语文老师和英语老师,每个人都顶了一节课的,又不是你一个……
意思是,我们就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呗。
嗯啦,我还是盼下雨吧,这个心愿,……可能更现实。最好是下大雨,没法子出操的那种,每个星期二的清晨,约,或者不约,都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