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游览附近的书院巷。书院巷位于苏州古城区,东出人民路,与十全街相对;西至司前街,与侍其巷相直。书院巷长564米,宽约3~9米。书院巷历经千年,依然书卷气十足,苏州中学、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仍驻于此。
书院巷唐称南宫坊,有牌坊立于巷东口。五代吴越广陵王钱元璙建南园在此。宋起即称南园巷,宋理宗赐魏了翁家宅于南园巷,并赐名“鹤山书院”四字。元魏了翁的曾孙魏起于在此恢复鹤山书院,巷名遂改“书院巷”至今。明永乐年间以书院旧址为巡抚大臣行馆,宣德五年(1430)至清宣统三年(1911)为巡抚衙门,巷又称抚署前或抚辕前。
书院巷的江苏巡抚衙门:始设于明永乐十九年(1421),历史上其名称、管辖区域和驻地多有变化。初置江宁,宣德五年(1430)置应天巡抚,驻苏州府,管辖南直隶江南诸府及江北安庆一府,但不常驻,万历后始常驻苏州。清康熙六年(1667)正式建立江苏省,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设立江苏巡抚,专辖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四府和太仓直隶州,仍驻苏州府,辛亥革命后废。明清两代有周忱、海瑞、汤斌、林则徐、丁日昌等名臣治事其中。现存江苏巡抚衙门旧址,为清同治五年(1866)重建,尚存大门、仪门、后堂、后楼等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