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恋桃花源》是个舞台剧,多年前我看过它的电影版,演的是两个剧团共用一个舞台排练的事,“暗恋”是个现代剧,“桃花源”是古装剧,两个剧相互串台,造成许多干扰,或者说共振,有喜感,有嗟叹。
暗恋与桃花源这两个词本身就是同质的,对于暗恋而言,倾慕的那颗心是一个明知存在却苦于找不见通道的桃花源,对于桃花源而言,那条可现可隐的通道最讲得通的所在就是生灭无常的人心。
扪心自问,心与桃花源里人又何其相似,是天然封闭的,是渴望交流的,是恐怕入侵的,一旦接纳则又是身不由己的,熟稔之后又是光彩日销瑕疵日增的。
为什么是桃花,因桃花意味着春三月的美好。
为什么是暗恋,那也是人于青春开出的一朵桃花。
为什么是美好,其实桃花也可以是一个诱饵。山区隐蔽的通道更多时候是指向匪窝。桃花源也可以是一个险恶故事。最值得玩味的是那段仿佛若有光的通路,进通道时,渔人的命运是悬而未决的,出通道时,桃花源整个的有些悬了。
陶渊明是厚道的,也是犀利的,营造了这么一条神神秘秘的通道,竟然既不通往仙界也不通往魔窟而是通往平常人家,这对于爱幻想的人来说应是最意外的。
据说陶渊明是被最多史书收录的人物,时代在他那一生分裂得太厉害,平常生活成了一种奢求,唯桃李榆柳春秋如常,透出一丝慰藉的光。
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