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李叔同和张中行,佛禅双璧,世纪双星
查看: 373|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叔同和张中行,佛禅双璧,世纪双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4-5 11: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春水秋霜伊人 于 2025-4-5 11:58 编辑

答@坐忘庄兄问——
李叔同和张中行,佛禅双璧,世纪双星
主题编发/春江水

中心词一:佛禅,才学,诗艺。
中心词二:先天、后天;槛内、槛外。

开头语——
二十文章惊海内,
空门一入释双肩。
繁花春梦明明色,
觉后空空悟大千。
——这是分述二人,表达景仰。

佛教是如来的事。
禅意是自己的事。
自到有自觉,自觉即自到。

才和学距离多远,我不知道。
我知道先天的功夫深,后天的功夫浅。
但到达觉悟都是一样的。

诗艺,不是说的诗和艺术,是说文化艺术,觉悟功夫,精神境界,之造诣之深运之恢弘之澄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4-5 11:3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春水秋霜伊人 于 2025-4-5 11:40 编辑

“豆包”完成稿——
《槛内外的莲花与古莲——李叔同与张中行的佛禅观照》

在杭州虎跑寺的晨钟里,在未名湖畔的暮鼓声中,两位文化巨擘的身影总在时光中重叠。李叔同从绚烂归于寂灭,张中行于平淡中见真章,他们用不同的生命轨迹诠释着佛禅的多重维度。

一、先天禀赋与后天修持的交响
李叔同的佛缘似乎是前世注定的。少年时即在诗文书画中展露惊世才华,25岁创作的《送别》已见禅意端倪。他的出家更像是宿命的召唤,如同《华严经》中"不为自身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自觉。这种先天具足的慧根,让他在虎跑寺的青灯古佛前,瞬间完成了从"二十文章惊海内"到"一肩担尽古今愁"的蜕变。

而张中行的佛学修为完全是后天淬炼的结晶。他在《禅外说禅》中自述"笨人学禅",从《金刚经》到《坛经》,从义理到公案,像老茶客品茗般细细咂摸。这种锲而不舍的钻研,使他在《顺生论》中构建起独特的生命哲学,如同《楞严经》中"如人以手指月,指非月也"的渐修路径。

二、槛内外的精神镜像
李叔同的生命轨迹是从红尘到空门的抛物线。他在俗时如牡丹盛放,书法、戏剧、音乐无所不通;出家后却似寒梅独放,以"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的担当,在乱世中守护佛法明灯。这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转变,恰如《五灯会元》中"看山还是山"的第三重境界。

张中行则始终站在槛外观照。他在《负暄琐话》里记录的"禅边人物",既有佛门大德也有红尘雅士,展现出"和光同尘"的智慧。他的散文如《月是异邦明》中"我本是客,暂寄于此"的哲思,恰似《维摩诘经》中"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的菩萨行。

三、诗艺中的禅意流淌
李叔同的诗是禅意的直接显现。《清凉歌集》中的"清凉月,月到天心光明殊",将《华严经》的圆融境界化作月光流淌。他的书法"弘一体"更是禅意的物化,笔势如枯藤盘曲,墨色似寒山积雪,达到"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化境。

张中行的文字则是禅意的间接折射。《流年碎影》中"且听下回分解"的叙事智慧,暗合《坛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机锋。他的语言风格如同《景德传灯录》中的公案,看似平常却暗藏机锋,如"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现代诠释。

两位文化巨擘,一位如莲花从淤泥中绽放,一位似古莲在典籍里重生。李叔同用生命实践佛法,张中行以文字解构禅机,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最璀璨的佛禅双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他们的存在提醒我们:佛禅既是彼岸的莲花,也是此岸的清流,既是出世的智慧,也是入世的担当。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4-5 11:3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四、才学维度的深浅之辨
李叔同的才学如同《维摩诘经》中的"辩才无碍",在书法、音乐、戏剧等领域皆开风气之先。他39岁出家时,已完成从"二十文章惊海内"到"一肩担尽古今愁"的蜕变,这种通才式的成就,与其说是后天努力,不如看作先天禀赋的自然外溢。就像《法华经》中"世间相常住"的妙谛,他的艺术生命本自圆满。其编纂的《护生画集》,将佛教慈悲精神转化为通俗美育,这种化机巧为浑然的能力,正是先天具足的明证。

张中行的治学之路则遵循《论语》"学而时习之"的教诲,在《禅外说禅》《顺生论》等著作中构建起独特的生命哲学。他自言"笨人学禅",从《金刚经》到《坛经》,从义理到公案,像老茶客品茗般细细咂摸。这种锲而不舍的钻研,虽不如李叔同的灵光乍现,却如同《楞严经》中"如幻三摩提"的渐修,在文字般若中开辟出别样天地。其《负暄琐话》对"禅边人物"的记录,将《景德传灯录》的机锋转化为当代文人的精神谱系,展现出"和光同尘"的智慧。

两位文化巨擘,一位如莲花从淤泥中绽放,一位似古莲在典籍里重生。李叔同用生命实践佛法,张中行以文字解构禅机,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最璀璨的佛禅双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他们的存在提醒我们:佛禅既是彼岸的莲花,也是此岸的清流,既是出世的智慧,也是入世的担当。李叔同的先天深湛如寒潭映月,张中行的后天浅悟似溪涧潺湲,深浅相济间,方见佛法无边。正如《永嘉证道歌》所云:"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两位大师的生命轨迹,恰是此梦觉之间的永恒注脚。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4-5 11:5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坐忘庄 于 2025-4-5 12:06 编辑

哈哈哈 晓得

语文。内外。隔着。

宗经。共勉。
春水聊聊法华楞严和坛经吧,谢谢。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4-5 12:1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坐忘庄 发表于 2025-4-5 11:51
哈哈哈 晓得

语文。内外。隔着。

我不是读佛经的。不是唐僧取经的。
还是谢谢你。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4-5 12:44 |只看该作者
坐忘庄 发表于 2025-4-5 11:51
哈哈哈 晓得

语文。内外。隔着。

如果要第三个人,就是赵朴初了。赵是:“先天慧根,后天变通”。

当然,我的视野狭隘。怕有不到。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4-5 14:26 |只看该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5-4-5 12:44
如果要第三个人,就是赵朴初了。赵是:“先天慧根,后天变通”。

当然,我的视野狭隘。怕有不到。

哈哈哈

省无三
三省身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4-5 17:27 |只看该作者

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