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丧葬习俗之:禁空腹送行
查看: 306|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丧葬习俗之:禁空腹送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4-20 09: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25-4-20 09:31 编辑


  说好给姨父送行——火化。

  表哥强调又强调:6时须到,早餐吃毕,7时随灵车出行。

  太早了吧,我得5时左右起床?困倦疲惫浑噩赶路,到达了应该没吃饭的胃口。但,看表哥慎重又慎重,给每个送行者打招呼,我便只点头应允没有多说什么,估计是不可推辞的“习俗”之一。

  稀粥,鸡蛋,各色小菜,还有馒头、花卷儿。我姐远远问,你吃馒头还是花卷儿?本来要说,都不想吃,喝完粥就行,又想起表哥曾说,必须来吃早餐,至少吃块馒头。遂顺嘴说,花卷吧。

  然后我就傻眼了:我姐递给我的,是比我两个拳头还大的花卷儿!

  四下里一望:馒头貌似也不小。就有些懊恼并犯狐疑了:吃不下去的话,能不能剩饭菜呢?

  表哥们啃着馒头在忙,包括各种交代,且规划往返线路等,说是:不走回头路,且不能回头看。

  原来火化跟出殡或出丧都是相似的习俗,只在不同路线分两次执行(为保证不错过时间节点,火化和下葬是分为今明两天的)。感觉很玄乎,很魔幻。为嘛呢?许是寓意: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从此再无挂碍。

  如此想来,这样也好。逝者已矣,本该释怀,反复回头,苦苦追念,于逝者无益,于生者,唯余痛而已。却又何苦来哉?不如,好好活,以告慰亡灵……

  听说,佛也不走回头路。

  故而“不回头看”和“不走回头路”,除开避免亲人沉溺悲痛外,应该还有对亡者的祝福和美好的祈愿。话说回来,都是丧葬习俗而已,无所谓科学或依据,唯一代代传承下去了。

  就像不能“空腹”送葬,参与各类仪式的说辞,我私下问了好几个人,都是不明所以的遵循,……真把我给整笑了(偷摸笑的,不敢在葬礼上放肆,尤其在表妹的失声嚎啕里——她是姨父的唯一亲生)。

  许是我起了个话头,无意中敲开了思维,便展开了真实缘由讨论:

  有人说,可能孝子贤孙操劳,悲伤,守灵,熬夜等,容易忘了进食,这个习俗是保障他们的体力。是长期从事丧葬事宜的长者总结并口口相传下来的,总不能老的送出门,小的就累趴下了吧。

  也有人说,‌送葬过程(如抬棺、挖坟等)体力消耗大,团方四邻,乡帮弟兄,空腹参与仪式,可能引发身体不适,尤其是墓地,殡仪馆这类阴气太重的低气压环境,容易"邪气侵体",诱发体虚者的各类病症。因此,提前补充营养和能量,算是主家对亲友团的关心和负责。

  表哥后来偷空跟我说,他的感觉而言,是代表送葬者对逝者的祝福:黄前路上,没有饿死鬼,也不当饿死鬼。同时,陪逝者走的最后一段路,在低磁场、低气压的阴郁环境下,体力和精神力都消耗很大,啃个馒头至少能保证,和逝者告别之后,"活着的人”还有气力归家,恢复气力好好活着……

  还有人补充说,送葬者较早起行,饭食并未全熟,后面宾客会逐渐盈门,柴火更旺,饭菜更好,更丰盛,待安顿好逝者返家,入眼的一切,都是“兴旺发达”,“喜气洋洋”的样子。故而这些送葬者匆忙垫肚子吃的,其实另有个美好的名称,就叫:招财饭,意味着今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寓意什么对我而言,好像都不重要?我的按部就班遵守,更多是对习俗和主家的尊重而已。

  但,这个“送葬禁空腹”的说辞,真有点惊喜和意外感。毕竟更强调实用性和象征性的结合,既保障体力又传递生命延续的隐喻。可见,老祖宗是什么都预料到了,并尽可能周全地庇佑子孙后代,不教他们在历经悲痛欲绝之后健康有所闪失——这大概是看见疲惫的表哥和悲伤逆流成河的表妹努力啃着大馒头,并努力一口口下咽,为送葬出行做准备时,我所认为最值得感恩戴德的丧葬习俗,之一。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真好!

3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4-20 09:40 |只看该作者
也许是担心亲人们过于悲伤,吃不下东西,再加上疲累操劳
所以立成习俗,好歹能补充一点体力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4-20 10:3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好像是象征性的吃一点就行

我们老家那里是在大门口放一个叵罗,里面装着馒头,送葬回来的人吃一块儿再进院子……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4-20 10:4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知音 于 2025-4-20 10:59 编辑

我们老家火化和下葬必须是同一天,出殡后直接去火化,火化后去墓地。要不在同一天的话,等于出殡2次了?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4-20 10:54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5-4-20 10:38
好像是象征性的吃一点就行

我们老家那里是在大门口放一个叵罗,里面装着馒头,送葬回来的人吃一块儿再 ...

我们是吃了,才有力气干活儿,有力气做完其他仪式。。。你们这个,有点奇怪了的感觉。。。。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4-20 11:02 |只看该作者
那个超大花卷的描写,哈哈~,不过笑过之后,佩服你对习俗背后寓意的深入挖掘,原来这小小的习俗里藏着这么多门道。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4-20 11:03 |只看该作者
文末将"啃馒头"解作"革命本钱",实为最高明的点题,在唯物与唯心的裂隙中,中国民间智慧早已参透。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4-20 11:14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5-4-20 10:41
我们老家火花和下葬必须是同一天,出殡后直接去火化,火化后去墓地。要不在同一天的话,等于出殡2次了?

可能是事急从权吧?主要是明天日子太好了,很多排队烧的,加上路途和拥挤,我表哥担心赶不上下葬时间。所以带回骨灰继续“停灵”仪式,这会儿各种乐器嘈杂的。。。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4-20 11:16 |只看该作者
信以为真 发表于 2025-4-20 09:40
也许是担心亲人们过于悲伤,吃不下东西,再加上疲累操劳
所以立成习俗,好歹能补充一点体力

嗯啦。这样算强制性吃点东西。免得积劳忧思。感觉很多习俗,真不能以“繁文缛节”来轻率下结论。。。。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4-20 11:18 |只看该作者
—舞— 发表于 2025-4-20 11:02
那个超大花卷的描写,哈哈~,不过笑过之后,佩服你对习俗背后寓意的深入挖掘,原来这小小的习俗里藏着这么 ...

我对这类东西一直感兴趣,所以遇到了难免多想想背后的可能,否则如何理解看似毫无关联的,甚至违和的,成为约定俗成。。。。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4-20 11:20 |只看该作者
—舞— 发表于 2025-4-20 11:03
文末将"啃馒头"解作"革命本钱",实为最高明的点题,在唯物与唯心的裂隙中,中国民间智慧早已参透。

就是你说的这个词:民间智慧。。。我们只是遵循,却不自觉收益。。。。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5-4-20 11:24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5-4-20 10:38
好像是象征性的吃一点就行

我们老家那里是在大门口放一个叵罗,里面装着馒头,送葬回来的人吃一块儿再 ...

你这一说
我也记得是这样
迈火盆时,每人给掰一块儿馒头
不过我只是小时侯经历过一次出殡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5-4-20 11:4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25-4-20 14:04 编辑
信以为真 发表于 2025-4-20 11:24
你这一说
我也记得是这样
迈火盆时,每人给掰一块儿馒头

你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我们也有这个过程,就是出殡落葬后,返回主家吃最后一顿正餐——不再是简单流水席那种。。。配合的仪式,还有包括跨柏枝火盆,喝点酒吃点肉,好像还有小点心之类。。。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5-4-20 12:53 |只看该作者
信以为真 发表于 2025-4-20 11:24
你这一说
我也记得是这样
迈火盆时,每人给掰一块儿馒头

这是不是一种传统习俗的配套行为?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5-4-20 13:28 |只看该作者


一般是送完之后要喝一顿,表示酬谢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5-4-20 14:5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这叫吃泡饭,有来历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5-4-20 15:04 |只看该作者
所以要从简,就是尽量地不折腾人。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5-4-20 15:2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兰亭流觞 于 2025-4-20 15:25 编辑

我们这里一般是吃过午饭后,下午两点左右出殡送葬,所以不存在空腹送葬的问题。

在古代孝子送葬是须要大哭特哭的,越是有身份的人越要哭的死去活来,不然就会被斥为不孝。缘此当场哭死的、不多日因此死去的孝子不乏其人。送葬前吃些东西,也是为了尽量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吧。
当然了,那是万恶的旧社会。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5-4-21 18:17 |只看该作者
分析得很有道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